社会生态安全及治安管控——第六届中国犯罪学高层论坛综述
本文关键词:社会生态安全及治安管控——第六届中国犯罪学高层论坛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安全建设 青少年犯罪 社会生态 中国犯罪学 犯罪率 学者 社会治安防控 高层论坛 人民检察院 荆楚文化
【摘要】:正2013年6月22日至23日,第六届中国犯罪学高层论坛"社会生态安全及治安管控"在中华荆楚文化发源地湖北省荆州市召开。本次论坛由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心主办,长江大学法学系承办,江陵县人民检察院协办。来自20多所综合性大学、政法大学、警察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多家政法实务机关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主要围绕下列五个方面展开。一、社会生态安全及治安管控的多重理论认知与探讨犯罪学的包容性、多层次、全方位特点带进了论坛,与会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对社会生态安全及治安管控展开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认知和探讨。
【作者单位】: 河南警察学院;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2013年6月22日至23日,第六届中国犯罪学高层论坛“社会生态安全及治安管控”在中华荆楚文化发源地湖北省荆州市召开。本次论坛由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心主办,长江大学法学系承办,江陵县人民检察院协办。来自20多所综合性大学、政法大学、警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志高;吴妙华;;从上海县的情况看农村青少年犯罪的新趋势[J];政治与法律;1982年02期
2 张明辉;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几个问题[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3 白雪;;抑制青少年犯罪须从家庭教育做起[J];世界教育信息;1996年02期
4 穆长青;文学艺术与青少年犯罪[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5 项天保;;从社会化的失败看广州青少年犯罪[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年01期
6 刘海娟;张镇;;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J];社会心理科学;2002年01期
7 赵春芳;浅议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及教育对策[J];行政论坛;1995年02期
8 张胜康;论青少年犯罪的住宅空间因素[J];青年探索;1997年01期
9 孙国华,王秀丽;本能反射、犯罪行为及补钙——就“缺钙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与罗新安先生商榷[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4期
10 佴石;;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初探[J];红河州党校学报;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后良;谢本珉;陈丽梅;;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2 ;贵州省青少年犯罪对策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淑华;;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探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陈鹏忠;;流动人口中农村籍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透视[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潘小莉;;关于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云鹏;;试论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潘松萍;朱临;;文化冲突语境下的青少年犯罪解读[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8 董峗;;论“调剂商行”对青少年犯罪的破窗效应[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朱友君;张菁菁;陆婕;王萍;;流动人口犯罪心态解构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司法应用——以宁波市外来青少年犯罪为实证探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玲玲;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N];江苏法制报;2006年
2 商丘技师学院 刘仲伟;谈谈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N];商丘日报;2010年
3 李铁英;济南天桥检察院:堵疏结合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关怀 刘妍 本报记者 李志民;龙山区检察院侦监科被评为全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N];辽源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冀天福 本报通讯员 王琪琳 文鹏;留守青少年犯罪亟待关注[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记者 张立;青少年犯罪比重连续三年下降[N];检察日报;2010年
7 谭秋;“90后”犯罪的忧思[N];山西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马玉龙 慈安胜;家庭学校社会共筑爱的港湾[N];云南日报;2009年
9 本报通讯员;日到桑榆霞满天[N];济南日报;2010年
10 本报实习生 韦仲达 本报记者 苏必庆;让阳光永驻孩子心间[N];广西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屹立;中国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田鹤城;经济发展与犯罪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白宇明;利用增龄性定量指标判定华中地区青少年生理年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马瑞;城市“易犯罪”空间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薛风雷;毒品犯罪侦控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思月;关于包头市青少年犯罪现状与预防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吕建星;城市中心地区青少年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陈曲;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少年犯罪及不良行为的预防[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4 刘婧;浅析网络游戏沉迷或成瘾与青少年犯罪的联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束钰;标签理论下青少年犯罪问题探析[D];安徽大学;2010年
6 韩良芝;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解立;动漫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李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教育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管向梅;中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与矫治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黄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40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24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