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网络犯罪的打击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12-02 16:18

  本文关键词:网络犯罪的打击困境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犯罪 犯罪嫌疑人 犯罪行为 犯罪案件 计算机信息系统 计算机网络 打击 网络违法犯罪 虚拟性 作案人


【摘要】:正由于涉网犯罪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瞬时性等特点,而且此类犯罪始终处于案件高发、受害人的规模和涉及金额都十分巨大的状态,给打击和防范带来极大挑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网民数稳居世界第一,网络普及率达到44.1%。上网已成为公众工作和睡眠以外占时最长的活
【作者单位】: 北京警察学院;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科项目《互联网侦防现实困境和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3FXB014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由于涉网犯罪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瞬时性等特点,而且此类犯罪始终处于案件高发、受害人的规模和涉及金额都十分巨大的状态,给打击和防范带来极大挑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网民数稳居世界第一,网络普及率达到44.1%。上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树华;;网络犯罪是一种典型的最新犯罪(下)[J];辽宁警专学报;2006年06期

2 吴琪;;浅析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3 顾斌;马世强;;网络犯罪一个世纪难题[J];科技潮;1999年02期

4 张若枫;;论“裸聊”犯罪案件的侦查[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李双其;;对网络犯罪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J];中国刑事警察;2001年03期

6 孙春雨;;网络犯罪对现行刑事法律的挑战及对策[J];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03期

7 孙立智;;论网络犯罪及其侦查对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芦亚龙;;论网络犯罪[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8年11期

9 舒浩;;网络犯罪的类型及防范治理策略[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06期

10 李俊;;浅析网络犯罪[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洋;马永丹;;分析传统犯罪的网络化情况及网监部门的应对措施[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双其;;虚拟社会的犯罪防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3 滑建忠;温晋英;;网络犯罪成因与侦防策略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4 陈建民;;网络犯罪监察与防范体系建设的思考[A];第十六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5 聂里宁;;现实生活中的网络犯罪与法律研究[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卓翔;;网络犯罪对策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7 李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邓小刚;;青少年网络被害与防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沈惠芳;;浅析我国网络犯罪的青少年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徐蕾;;网络犯罪特征、成因及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对策分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陈红;专家会诊网络“毒瘤”[N];科技日报;2007年

2 中国消费者报 何志平;打击网络犯罪遭遇4大难题[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3 都合作;网络犯罪案持续上升 香港多部门联手遏制[N];法制日报;2009年

4 李旭东;我省打击网络犯罪取得明显成效[N];北方法制报;2006年

5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姜慧丽 本报通讯员 王建华;网络犯罪:互联网时代的噩梦[N];青岛日报;2007年

6 刘萍邋李静;青海网监总队:打击网络犯罪见实效[N];人民公安报;2008年

7 王艳;网络犯罪渐走高科技路线[N];科技日报;2009年

8 刘倩茹;警惕网络欺诈[N];西藏日报;2009年

9 马薇;网络犯罪中的黑客心理浅析[N];贵州政协报;2010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于志刚;应对网络犯罪,刑法立法司法均需及时跟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翔;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孙恒山;腐败犯罪控制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维民;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犯罪控制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叶宁;警察讯问话语[D];浙江大学;2010年

5 罗嘉司;竞技体育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波;罪过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杨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吴殿朝;中国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郑莉芳;成年人犯罪动机的生成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怀瑾;网络犯罪场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2 王华明;论网络犯罪的综合治理[D];山东大学;2008年

3 王立东;网络犯罪的定性分析及刑事管辖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爱玲;网络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文静;特大城市网络犯罪问题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丛艳华;网络犯罪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谢志涛;网络犯罪及其防范[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8 汪剑歆;论网络犯罪[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9 孙立智;网络犯罪及其侦查对策[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刘宇萍;网络犯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245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245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