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诉前司法鉴定的程序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07:37

  本文关键词:诉前司法鉴定的程序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诉前司法鉴定 程序 规范


【摘要】: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程序大体遵循着先起诉再鉴定的模式,在实践中存在案件审理时间长、案件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在当前案件总量急剧增长、矛盾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此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法院在纠纷化解中的工作质效。为发挥诉前司法鉴定对促进诉前调解、案件分流的功能,本文在肯定法院主持下诉前司法鉴定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以各地开展的实践探索为样本,评价其司法实践效果,并通过借鉴德法等国民事诉讼法上的相应程序,对构建我国的诉前司法鉴定程序进行若干思考,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诉前司法鉴定的程序化、制度化构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本文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导言、诉前司法鉴定概述、诉前司法鉴定的实践考察、诉前司法鉴定的程序化构建和结语。导言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依据与意义、文献综述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诉前司法鉴定概述,对诉前司法鉴定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诉前司法鉴定的涵义,第二节诉前司法鉴定的意义,第三节诉前司法鉴定的原则。第一节诉前司法鉴定的涵义部分,介绍诉前司法鉴定的概念、性质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学界从司法鉴定概念的理解入手,对于司法实践中法院诉前委托鉴定行为是否属于司法鉴定的范围,看法不一。本文在论证诉前法院参与鉴定行为属于司法鉴定范畴的基础上,对诉前司法鉴定的概念予以界定。然后对诉前司法鉴定与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分析诉前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文章选取实践中存在的两种鉴定制度—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与诉讼中司法鉴定,首先对其概念、制度异同点进行了介绍,最后分析两种鉴定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得出诉前司法鉴定与两者相比较的优势。第二节分析诉前司法鉴定的意义,文章重点从当事人、法院的角度分析诉前司法鉴定存在的意义。第三节分析诉前司法鉴定的基本原则,由于其属于司法鉴定的范畴,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守司法鉴定的一般原则,依法鉴定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依照专业标准鉴定原则、客观鉴定原则、公开公正鉴定原则是作为一项专业鉴定活动须遵守的一般原则,又因其诉前司法鉴定的制度设计目的、特点,应遵守当事人自愿原则、有利于调解原则。第二章是诉前司法鉴定的实践考察。分为三节,第一节是诉前司法鉴定试点实践考察,第二节诉前司法鉴定实践中的效果,第三节诉前司法鉴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第一节中文章选取我国诉前司法鉴定试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法院:北京市西城区法院、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广东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介绍三法院在探索诉前司法鉴定中取得的经验,介绍其具体操作流程。第二节结合司法实践,总结诉前司法鉴定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主要有:一、提高和解率、平息纠纷,二、缩短案件诉讼周期,三、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四、缓和双方争议矛盾。第三节具体分析诉前司法鉴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诉前司法鉴定的管辖权不清;二、诉前司法鉴定可能侵犯当事人诉权;三、诉前司法鉴定相对方权利保护缺失;四、诉前鉴定意见在诉讼中效力认定不一;五、和解协议无法律效力;六、诉前鉴定费用负担不统一。第三章是诉前司法鉴定的程序化构建。分为三节,第一节诉前司法鉴定的模式,第二节诉前司法鉴定的程序构建,第三节诉前法院委托司法鉴定的配套措施。第一节分为两部分,首先从我国探索诉前司法鉴定的实践中总结出法院委托型、法院中介型、法院咨询型三种诉前司法鉴定模式,然后从我国国情出发,具体分析法院委托型诉前司法鉴定模式是我国应选模式,并从我国司法现状、比较法的角度说明原因。在确定了我国诉前司法鉴定模式选择的基础上,第二节讨论诉前司法鉴定的程序构建。首先讨论适用诉前司法鉴定的案件类型,本文认为司法实践中所采取的列举式规定,无法涵盖所有应适用诉前司法鉴定的案件类型。本文提出应当采用归纳式,总结出适用诉前司法鉴定的案件特点,具体由法院立案庭决定。其次讨论适用诉前司法鉴定的前提条件,包括法院有管辖权、当事人申请、鉴定事项与案件有关。第三节具体讨论诉前司法鉴定的程序规则。主要有:一、立案释明;二、申请鉴定,审查受理;三、通知对方当事人;四、提交鉴定材料并质证;五、办理鉴定手续。诉前司法鉴定程序在实践中的有效运作,除了科学、合理的程序规则,与之相配套的措施不可或缺。第四节就是介绍与诉前司法鉴定程序相配套的措施,包括:一、明确诉前司法鉴定的主管部门;二、保障对方当事人在诉前司法鉴定中的权利,赋予其知情权、参与质证权;三、直接将诉前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四、建立诉前司法鉴定和解协议与司法确认程序的衔接机制;五、确定以被诉方预付,责任方最终承担的鉴定费用负担原则。诉前鉴定模式、具体程序规则、相应配套措施三者共同构成了诉前司法鉴定程序化的具体内容。结语部分概括说明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对于诉前司法鉴定制度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1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美丽;也谈司法鉴定的法律完善[J];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江伟钰;论会计司法鉴定的原则和方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3 何效红;现行司法鉴定体制之弊端与重塑[J];中国司法;2000年07期

4 ;全国面向社会服务司法鉴定工作会议在冰城召开[J];中国司法;2000年09期

5 张文秀,徐首华;浅谈司法鉴定中的文字特征[J];大庆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6 潘永久;提高认识 开拓进取 进一步开创江苏省司法鉴定工作的新局面[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7 裴小梅;论司法鉴定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8 赵玫;谈谈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9 张永录,孙竞翔;胃得宁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例司法鉴定报告[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10 李冰;论我国司法鉴定统一立法的必要性[J];西江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曙志;;现行司法鉴定体制规范发展的几点思考[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杜连义;;要重视司法鉴定改革中的各种不利因素[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惠英;;司法鉴定在造价方面证据的采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增亮;王飞;;浅谈建筑工程司法鉴定[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5 陈清湘;;当前刑事司法鉴定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6 白宁波;张怀金;;目前司法鉴定改革中出现一些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谢根树;姜丙捚;;法医司法鉴定体制改革之探讨[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朴京哲;杜渐;常昆;于宏;董秀;;法医类司法鉴定重新鉴定需注意的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乔海生;韩殿起;张志明;孟二伟;;浅析改善和提高司法鉴定的公信力[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邓勇;周婷婷;;贵州林业司法鉴定的困境和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先谋(作者系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司法鉴定管理办公室主任);关于强化司法鉴定监督机制的思考[N];常德日报;2005年

2 侯淑波 屈广清;司法鉴定公正性的科技内涵[N];法制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文武;司法鉴定:在改革中追求公正[N];甘肃法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田宏杰;司法鉴定工作亟待纳入统一管理轨道[N];开封日报;2005年

5 柴建国;为司法鉴定寻找出路[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郑志耿;改革司法鉴定 促进公正司法[N];浙江日报;2001年

7 记者 朱晓伟 通讯员 任建霖;山西长治可做安全设备司法鉴定[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8 蔡艺生;司法鉴定的公益性并不排斥营利性[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郭洪荣;中介涉税鉴定进入司法领域[N];中国税务报;2006年

10 赵杰;司法部:司法鉴定新规配套制度成当务之急[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方道茂;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瑞亮;司法鉴定公信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余淑英;“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问题之浅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耿陶;民事司法鉴定问题的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剑平;试论刑事司法鉴定体制的规范与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郭世璋;司法鉴定责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6 董雪文;论司法鉴定的中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钟为福;司法鉴定行业管理制度之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尧刚;我国司法鉴定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甄秦峰;论我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张晟;试论司法鉴定地方性法规的制定[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254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254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e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