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毛发中毒品及其代谢物的分析与解释

发布时间:2018-02-02 23:58

  本文关键词: 毒品滥用 苯丙胺类兴奋剂 毛发分析结果解释 甲基苯丙胺 吸毒者 代谢物 衍生化 苯乙胺 定量检测 尿液分析 出处:《药物分析杂志》2008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对苯丙胺类毒品吸食者的毛发进行了内标法定量检测。方法:以2-甲基苯乙胺为内标,采用毛发碱性条件消解-动态微体积氯仿提取-提取液直接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的方法。结果:考察了不同吸毒者毛发中的毒品含量;考察了一定长度的毛发中不同区段的毒品含量变化;跟踪检测了毒品吸食者不同时间段的毒品含量变化;比较了毒品吸食者尿样和毛发中的毒品含量范围。结论:该毛发分析数据初步验证了他人有关毛发结果的解释,也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性工作。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hair of amphetamine-type drug users by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s: 2-methylphenylethylamine was used as internal standard. The method of hair basic condition digestion, dynamic microvolume chloroform extraction, direct derivation of extract so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 selective ion detection was used. Results: the content of drugs in hair of different drug users was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of drug content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hair of a certain length were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of drug content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of drug users were measured. The range of drug content in urine and hair of drug addicts was compared. Conclusion: the data from the hair analysis preliminarily verif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of hair. It also provides basic work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系;
【基金】:2004年公安部级课题,《毛发分析在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认定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号20049123401 北京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建设计划资助(项目编号 SYS1004100436)
【分类号】:D919
【正文快照】: 苯丙胺类兴奋剂是指以苯丙胺为母体结构的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我国管制的精神药品中,属于该类兴奋剂的有苯丙胺(Am)、甲基苯丙胺(MAm),还有其苯环上的取代衍生物3,4一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3,4一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10余种。但目前对我国危害较大的为上述4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海云;缅甸禁毒近况[J];东南亚研究;1991年03期

2 刘维勤;赵成正;赵傮;刘彦红;;挖除地下作坊——堵截毒品来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93年02期

3 杨慧;家庭与青少年吸毒[J];人民公安;1994年06期

4 孙静;利用基本手段和方法分析未知药物[J];刑事技术;1994年06期

5 刘翔;情人节之夜的“红玫瑰行动”——上海警方侦破我国境内首起“摇头丸”毒品案纪实[J];法律与生活;1997年06期

6 刘翔;情人节之夜的“红玫瑰行动”——上海警方侦破我国境内首起“摇头丸”毒品案[J];公安月刊;1997年08期

7 孙清廉;“冰毒”和“快克”——危害更烈的新一代毒品[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7年09期

8 刘翔;“红玫瑰”行动——上海警方侦破“摇头丸”毒品案[J];检察风云;1997年07期

9 张涛;朋友,请远离毒品![J];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1998年01期

10 徐济仓,熊杰,扬斐,曾道刚,徐其亨,沈杰,李玉龙,张玉祖;海洛因类毒品滥用人员尿液中吗啡的快速HPLC测定[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S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春英;苯丙胺类兴奋剂成为打击重点[N];法制日报;2001年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张志坤;美国:针具交换帮吸毒者防艾滋病[N];健康报;2001年

3 记者 毛磊;坚决遏制国内毒品问题发展蔓延[N];人民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温宪;开创禁毒国际合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1年

5 本报特派记者 温宪 杨讴 《环球时报》特派记者 徐学良;禁毒任重道远[N];人民日报;2001年

6 记者游春亮;我国毒品犯罪案件数呈逐年下降趋势[N];法制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冯 莹;面对新型毒品犯罪 法律遭遇难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记者安玲;中国警方重击苯丙胺类兴奋剂犯罪[N];人民公安报;2002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朱国旺;药物依赖 全球之痛[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麻黄制品遭遇不良反应危机[N];医药经济报;2003年



本文编号:1485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485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4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