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公安微警务运作中警民关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2 02:28
本文选题:微警务 切入点:警民关系 出处:《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以网络交互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在改变人类生活交往方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公安工作的发展进程,影响了警民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为公安机关开启了微警务的新时代。作为新兴互联互通的沟通平台,微博、微信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舆论传播的新媒介和思想文化的聚集地,它促使警民关系管理开启了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积极互动的微警务新时代。然而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公安机关警务工作中的警民关系产生新的挑战。虽然各地公安机关对微警务问题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但总体上微警务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各地警力资源配置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而呈现千差万别的特点,因此,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微警务运作模式。与此同时,警民关系在微警务的发展中也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从既有的微警务实践中总结警民关系处理的经验教训,指导今后微警务中警民关系的发展,值得冷静思考和认真分析。本研究旨在解剖麻雀,提供借鉴,试图结合温州公安微警务中警民关系的发展现状,分析和总结实践中警民关系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和完善微警务运作的水平和效能,为微警务警民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提出可行方案。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以及微警务工作的相关理论,通过比较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探索研究温州公安微警务运作中警民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首先提出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及实证研究分析了温州公安微警务运作中警民关系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完善的对策,以期为新媒体下微警务运作中警民关系的和谐发展模式创建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实践调查,发现了当前微警务在实践发展中遇到的影响警民关系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诸如微警务平台实效受群众质疑、涉警舆情影响警察公众形象、非组织化对抗挑战警察权威、去权力化意识导致回应乏力等。解析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民警专职专管,舆情处置不到位;缺乏制度规范建设,预案储备不到位;缺乏正面形象树立,宣传引导不到位;缺乏公信能力提升,内部监督不到位。本文探究新媒体下温州公安完善微警务警民关系的有效应对策略,提出应当构建实战能力主体,强化n 警舆情处置;健全沟通互动机制,塑造公安正面形象;注重内外监督并举,提升警察自身素质,以期推动新形势下公安工作模式的实践变革。微警务工作中警民关系处理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检验微警务工作中警民关系改善的成效取决于是否有效预防了违法犯罪,是否提高了公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是否为社会的生产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微警务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当前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还不相适应,只有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地创新与完善,微警务工作才会有新发展,微警务警民关系才能有新亮点,社会治安秩序才能更加稳定和谐。
[Abstract]:This paper ,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public policy , and micro - police , has made a new era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e and police in Wenzhou .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ffect and tactics of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ce and civilian police in Wenzhou public security in the new media ,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main body of public security , strengthen n police public opinion disposition , perfect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mechanism , improve the police ' s self - quality , and improve the police ' s self - quality . It is only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public security , satisfaction and whether to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平;改善警民关系之研究[J];公安研究;2000年02期
2 王和平;加强警风建设 密切警民关系[J];公安研究;2001年12期
3 阎国安;论新时期的新型警民关系[J];公安研究;2002年10期
4 张翔;浅谈新时期警民关系的新特点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5 刘子明;搞好警民关系应注意的问题[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贾东军;;杜绝“乱作为”和“不作为”——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J];今日海南;2003年12期
7 李建明,李建强;论警察文化与警民关系[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刘朝捷;新时期警民关系评价调查的思考[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9 孙国恩;;从社会历史变革看警民关系的发展规律[J];公安研究;2005年12期
10 李建强;李建明;;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J];辽宁警专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饶俊新;;和谐警民关系构建之外部环境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解辉;张秋成;王瑞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深化社会平安建设[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3 王若s,
本文编号:1698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69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