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就业困难等问题使犯罪案件在近年来直线上升,导致社会治安维稳压力不断增大,这一时期对于社会治安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社会矛盾冲突也频现,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且对人民基本生活秩序也构成了威胁。多年来我国招警考试的方法与模式在不断衍进,直到2012年开始的全新测试标准出台。在新标准的要求下,就1000(女子800)米、4*10折返跑、纵跳摸高这三项的运动训练学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近年来的实践训练经验对这三个项目进行总结,为广大即将面临体能测试的考生提供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本研究学习和运用了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等有关理论与方法,综合考察和分析我国现行招警考试中的被招录对象训练的现状和经验,以及他们在考试中的实战水平是否受到训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对我国新招警考试政策出台后体能测试的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总结,收集相关训练技术指标,为提出更合理的测试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以此为基础对我省招警考试体能测试方面的政策制定者、招警考试体能测试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招警考试体育测试教练员等专业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我省近年来招警考试中体育测试的发展走向,以及未来可能走向,并对招警考试体能测试执行新考试内容以来我省招警考试在运动训练学上的变化和对参加考试人员身体素质的影响;并通过各种手段对论文周期内报名参加相关培训的考生进行调查,掌握他们对招警考试体能测试中各项内容的设制合理性、实用性,以及这些项目对于参加考试的考生产生的实际影响;然后结合运动训练学专业知识,对招警考试体能测试各项测试指标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为体能测试改进提出初步合理性的建议,以期为我省乃至我国招收更加优秀的警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招警考试分笔试、体能测试、面试等环节,其中体能测试对于刚刚从各警校毕业的学生而言是应该比较容易的,但是步入社会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应考人员体质下降,从警校中的优良变成中差,这就需要合理的体能训练对体进行恢复。研究对“警察”、“招警考试体能测试”等概念进行了文献研究,并对世界警务革命以及我国招警考试体能测试演进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相关培训机构、教练员、参考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结论认为:1.招警考试体能测试各测试项目的项群归属合理。1000(女子800)米、4*10折返跑、纵跳摸高这三个项目的项群类别分别为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我国现有的招警考试体能测试项目涉及到了以体能为主导因素的三个项群,分配比较合理,项目的设制对于参考人员体能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和爆发力素质都进行了考核。2.招警考试体能测试各测试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现行招警体能测试是无差别的测试,即无论是一线执勤警务人员还是文员都要进行体能测试,从这一点上来说,其测试的平衡性无可厚非,而如果从警察这一职业的岗位区分上来说,现行的体能测试无法按照岗位设制进行区别对待,因此从理论上而言体能测试项目竞技能力构成比较合理,而从实际上来看现有的测试项目并不十分合理。3.我省招警考试体能测试培训机构数量并不巨大,从事教练员的人数也比较有限,但是参加培训的学员人数较多;培训机构的训练时间安排较为合理;各机构培训内容安排都十分重视心血管功能的训练,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和心脏的博出量等生理指标,以及使学员在纵跳摸高时合理保持身体在腾空状态下的稳定性而加强腰腹部的力量,反应时的训练各家培训机构安排的训练时间都是比较少的。4.我省招警考试体能测试培训机构教练员年龄结构比较成熟,教练员能够较全面而具体地指出学员个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有效解决办法;招警考试体能测试培训教练员多数为男性;教练员的从教时间平均值为5.1岁;我省招警考试体能测试培训机构教练员学历94.4%在本科以上;多数培训机构的教练员都没有从业资质;教练员职业构成对于保持学员训练效果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决大多数教练员(17人)认为本项测试内容合理或基本合理;对于影响体能测试成绩的因素方面,主要观点认为A81-考生的基础运动素质和A85-个人运动训练水平是影响体能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其次是A82-比赛场地的自然环境和A84-培训机构的教练员水平。5.我省招警考试体能测试培训机构学员平均年龄为23.4岁,平均从业年限为0.43年,平均参考次数为0.34次;学员参加体能测试的次数最多的有2次,最少的是首次参加体能测试;本次调查学员男性为150人,女性学员为46人;大专学历学员占总调查对象比例为84.7%,本科学生占总调查对象人数的15.3%;学员对现在培训机构安排的培训内容满意程度以及对于培训对其个人专项测试成绩的提高程度两项指标反响较好;调查结果对于培训机构给出的训练安排和个人成绩提高的高满意度与对招警考试体能测试内容安排的不满意鲜明的对比。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31.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瑞力;;警察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培养机制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21期
2 刘云峰;冯萌;宋军生;林佳东;;试论我国司法警察体能技能标准制定与培养方案——以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改革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6年06期
3 郏红雯;;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警察教育训练之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4 车新蕊;;警察体能训练中发展民警力量素质方法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5 孙志强;;现行警察招录体能测试项目和标准探析——基于公安民警招录体制改革的背景[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4期
6 何斌;;试论在招警联考制度下公安院校本科人才2+1+1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6年19期
7 何斌;;对招警联考体制下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8 杨晓梦;于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9 李平;;警察招考体能测试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年12期
10 马强;;招警体能测试的应试训练方法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赵旭辉;;境外警察招录与警校招生的启示[N];人民公安报;2015年
2 王文硕;孔大为;;建议建立预备警官制和民警资格制[N];人民公安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舸;重庆市公安招警项目计划管理与测评体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元钊;我国警察教育应对世界警务革命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
本文编号:
2423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42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