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个体极端暴力犯罪应急防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少菊;当前城市暴力犯罪的发展趋势及打击对策[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王学才;涉枪暴力犯罪的特点、成因与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2000年01期
3 葛修路;暴力犯罪的社会原因浅析[J];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4 李连博;对女性暴力犯罪的思考[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展万程;论暴力犯罪[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6 王勇哲;我国暴力犯罪活动的趋势和对策[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7 王冶英,林宁;预防、遏制暴力犯罪的思路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10期
8 杨维根;上海市暴力犯罪的发展趋势与控制对策[J];犯罪研究;2001年05期
9 王亚莉;试析我国暴力犯罪的基本理论与防控构想[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林宁;当前严重暴力犯罪特征、成因及对策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学;;暴力犯罪行为的特点、控制和矫治[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2 王彬;李宝花;胡峻梅;胡泽卿;林勇;;精神障碍患者涉嫌暴力犯罪的特征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宋欣;周欣;洪云;付立民;谢天壬;赖万中;陈学锋;邹娜;胡铭;朱显有;马龙虎;古源;秦新华;;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生物学及其他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4 曹水金;;4例攻击性爆炸杀人案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马涛;;论暴力犯罪的媒体诱因及其对策反思——规避模仿示范效应的新路径[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6 杜立;;未成年被害人研究应引起重视[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7 陈屹立;张卫国;;惩罚和严打对犯罪的威慑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杜雄柏;王广聪;;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生成机制——基于湖南省X市32个寻衅滋事案例的实证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李s,
本文编号:2540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54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