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大型集会活动踩踏事件中人群脆弱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8 11:0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各类大型集会活动相继举行,应接不暇。然而,与举办活动一同而来的不只是快乐和喜悦,更饱含了痛苦和泪水。由于活动主办方经验不足、应急预案不完善、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人员涌入集会活动场所后迅速形成高度聚集状态,加以特定的诱因便会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恶劣。此外,踩踏事件中人的因素是最为突出和重要的一环,而我国目前对于踩踏事件中人群的脆弱性的研究却存在相对真空,亟待深入研究。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型集会活动踩踏事件中人群的脆弱性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安全系统工程、运筹学、模糊数学等理论为基础,对大型集会活动踩踏事件中人群的脆弱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首先,界定了大型集会活动和踩踏事件的定义,以及大型集会活动踩踏事件中人群脆弱性的涵义;其次,通过搜集、调查大型集会活动踩踏事件中的事故案例,并进行事故统计分析,以探索出事故发生规律;通过文献研究与事故统计分析,初步辨识出了大型集会活动踩踏事件中人群的脆弱性因子,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专家问卷法对人群脆弱性因子进行了筛选;再根据脆弱性理论,对筛选后的脆弱性因子进行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的划分,并建立了递次分析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确定了人群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某庙会,对其参会人群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经实践应用证实,该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大型集会活动踩踏事件中人群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对于加强集会活动的安全管理、预防和规避踩踏事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631.43
【图文】:

折线图,大型集会,折线图,事件


图1.2邋2001-2018年我国大型集会踩踏事件伤亡人数统计折线图逡逑Figure邋1.2邋casualty邋statistics邋broken邋line邋chart邋of邋stampedes邋at邋large-scale邋rallies逡逑in邋China邋from邋2001邋to邋2018逡逑1.1.2研究意义逡逑2逡逑

柱状图,场所,柱状图


指室内外进行体育运动比赛的场馆。该场所人员聚集时间较逡逑3逦体育场馆逦为规律(骤聚骤散),且人员情绪波动大,现场控制、维护逡逑难度大,在某些突发因素的刺激下,极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逡逑指游戏厅、网吧、录像厅、舞厅、影剧院、卡拉0K厅、桑逡逑拿浴室、娱乐厅、夜总会等。这些场所人员众多且集中,场逡逑^邋^逦所的照明、背景音乐、出口数量、通道的畅通性等客观因素逡逑的缺陷大使踩踏事件的风险大大提高。逡逑指地铁、公共汽车、轮船、飞机等,这些场所人员众多,人逡逑^逦员组成复杂,也是极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场所之一。逡逑指旅馆、宾馆、饭店、大中型营业性餐馆、大中型商场、超逡逑市和室内市场、大中型医院、礼堂、大型展览馆、20层以逡逑上的写字楼、摄影棚、演播室等。这些场所使用功能复杂、逡逑人员众多且人员的组成结构复杂,人群中老人、妇女、小孩逡逑^逦这些弱势群体占有非常高的比例。这些弱势群体常常是拥挤逡逑踩踏事故的起点,由于一些生理上的弱势,比如身体较差、逡逑行动缓慢、抗挤压能力弱等,使得他们成为踩踏事件中首先逡逑逦摔倒的人群,也是踩踏事件的主要受害者。逦逡逑

柱状图,事故类型,柱状图,事故统计分析


逦^逡逑^逦香、逦#逦#逡逑图3.1发生场所统计柱状图逡逑Figure邋3.1邋histogram邋of邋occurrence邋site逡逑(2)事故类型统计逡逑根据事故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大型集会踩踏事件根据诱因和表现特点可以分逡逑为如下四种类型[93](各类型事故发生比例见下图3.2):逡逑①盲目从众型逡逑23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徐翠翠;于海明;文金浩;白若男;刘国明;王昊;王云;;基于CA-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拥挤踩踏事故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12期

2 康正;宁宁;梁立波;崔宇;郝艳华;;基于人群脆弱性视角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年03期

3 刘泽照;杨帆;黄杰;;大型公共活动踩踏事故模糊风险评估应用研究——以上海“12·31”踩踏事件为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4 张立茂;刘梦洁;吴贤国;仲景冰;;基于DEA的地铁站拥挤踩踏风险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4年04期

5 佟瑞鹏;李春旭;郑毛景;邓晓瑞;;拥挤踩踏事故风险定量评价模型及其优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12期

6 刘艳;汪彤;丁辉;吴宗之;;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评价DEA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10期

7 王起全;;基于赋权关联度算法的地铁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8 谢春明;肖露欣;祝元仲;;人员踩踏事件中快速疏散复杂网络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2年12期

9 沈一洲;朱国庆;;安全疏散中人群拥挤踩踏现象的理论和模拟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6期

10 李焘;金龙哲;马英楠;朱伟;;大型活动客流监测预警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796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796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6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