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基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探索

发布时间:2021-09-22 03:05
  社会安全风险防控不仅涉及多元治理主体的组织协同,更涉及多学科的技术交叉与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充分发挥社会治安风险防控领域产、学、研、用各个环节的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健康良性竞争,亟需构建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式的社会治安风险防控领域创新驱动有机体。本文探索了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并结合具体实践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对国家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领域的未来布局和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9,14(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探索


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社会安全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路线图,巴斯德,象限,社会治安防控


782019年第1期图2需求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2.3战略协同以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形成“统筹规划、顶层设计、需求对接、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机制,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并通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形式固化合作模式,逐步在更广泛领域内形成整体性、长远性和基础性合作关系,为地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及产业塑造奠定坚实合作基础。以体系工程思路指导,规划形成军地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领域总体发展路线图,牵头优势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并以产业联盟为桥梁,打通军工央企、地方政府、民营企业沟通路径,构建军、警、民战略协同三角形,在社会治安防控领域实现“优势互补、相互支撑、互有侧重、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共同提升社会治安防控领域的体系/系统/装备各层次总体论证、顶层设计、装备研制、技术攻关、集成试验能力,以进一步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社会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全面提升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信息化水平和社会安全大数据自主创新能力[8],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平安中国”的国家战略需要。2.4组织协同以军民融合理念,践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求社会各方力量的广泛参与,尤其军地双方用户和企业作为不同的责任主体,在本系统和本单位内部不同层级之间还有错综复杂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利益诉求,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既互为条件、又互为依托,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是工作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新的社会治安防控实践要求综合运用军事组织管理体系和企业组织管理体系,打破已有工作模式,将军事作战思想应用于产

核心任务,产业联盟


盟的推动者,电科院作为产业联盟的龙头企业是产业联盟的主导力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产业联盟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产业联盟具有鲜明的产业链组成特征,联盟成员包括社会治安防控领域“体系设计、产品研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的优势企业或科研单位。联盟宗旨就是统筹优势资源,协同技术创新,为社会治安防控整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企业、团队提供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发展大环境,推动整个社会治安防控产业更快速更优质的发展。图3创新产业联盟核心任务2.6保障协同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应紧贴国家战略需求,以国家使命为导向先期投入人、财、物,支援地方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地方政府在相关领域企业积极投入的拉动下,为实现地方社会治安防控战略目标,为项目建设提供托底式的环境保障,通过军、警、民各方积极参与,充分整合军地资源,搭建形成军地一体服务保障平台,为项目实施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体系化建设中,一是要建立统一领导、军地协同的组织保障机制;二是要形成集智协同、统筹实施的项目管理保障机制;三是要践行需求牵引、优先一线的人才保障机制;四是要构造因地制宜、服务一线的条件保障机制,走出一条以“协同创新”为核心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国家社会安全领域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3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发展趋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切实增强民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部署,对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关键作用,需要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整体谋划,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治理创新视野下社会风险防控机制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 蒉开波,王宏,胡荣誉,邬烈波.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7(06)
[2]论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安治理[J]. 许颖芳.  法制博览. 2017(35)
[3]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研究[J]. 张纪海,乔静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4]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理论到实践[J]. 宫志刚,李小波.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6(03)
[5]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J]. 杜人淮,申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20)
[6]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初探——以社会管理创新为视角[J]. 周正.  公安研究. 2013(05)
[7]协同视角下的军民融合路径研究[J]. 杨志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04)
[8]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J]. 熊一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403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403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d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