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社会支持对犯罪被害人攻击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23 22:06
当前,犯罪被害人恶逆变现象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被害人倾向于采用攻击行为甚至犯罪行为来应对其被害经历。以犯罪被害人的攻击行为为切入点,针对328名犯罪被害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对犯罪被害人的攻击行为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犯罪被害人的攻击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对犯罪被害人攻击行为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控制的调节。相对于自我控制水平较低的犯罪被害人,自我控制水平较高的犯罪被害人领悟社会支持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对攻击行为产生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应当重视犯罪被害人的心理关怀,强化被害人社会支持系统,关注被害人的核心自我评价,从而减少犯罪被害人攻击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研究假设
(一) 领悟社会支持与攻击行为
(二)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三) 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一) 数据来源
(二) 研究工具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 不同人口学变量攻击行为差异比较
(二) 相关性分析
(三)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检验
(四) 领悟社会支持与攻击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四、讨论
(一) 结论
(二) 建议
(三)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攻击的关系:自尊、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J]. 李相南,李志勇,张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2)
[2]自尊与攻击:相对剥夺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J]. 韩磊,任跃强,薛雯雯,高峰强.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2)
[3]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的长期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张林,刘燊,徐强,吴晓燕,杨梦圆. 心理学报. 2017(01)
[4]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趋势及社会支持、自尊的影响:一项3年追踪研究[J]. 李白璐,边玉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5)
[5]歧视知觉与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核心自我评价、朋友支持的中介作用[J]. 谢其利,宛蓉,张睿,江光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5)
[6]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攻击、抑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吴晓薇,黄玲,何晓琴,唐海波,蒲唯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5)
[7]青少年网络受欺负对偏差行为的影响及自我控制的调节效应[J]. 黎亚军,陈福美,卢富荣,王耘.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5)
[8]流动儿童的抗逆力与自尊、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 何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9]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综述[J]. 李洪玉,崔英文,何一粟,肖鹏,王璐.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03)
[10]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博士论文
[1]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犯罪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屈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述情障碍和犯罪心态的双重中介作用[D]. 倪孝苏.浙江大学 2019
[2]被害人恶逆变犯罪问题研究[D]. 马驰.华东政法大学 2016
[3]高中生个人规划与领悟社会支持、问题行为的关系[D]. 高敏.南京师范大学 2014
[4]被害人恶逆变预防研究[D]. 李璟雯.华东政法大学 2012
[5]被害人恶逆变犯罪探析[D]. 何敏.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06504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研究假设
(一) 领悟社会支持与攻击行为
(二)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三) 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一) 数据来源
(二) 研究工具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 不同人口学变量攻击行为差异比较
(二) 相关性分析
(三)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检验
(四) 领悟社会支持与攻击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四、讨论
(一) 结论
(二) 建议
(三)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攻击的关系:自尊、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J]. 李相南,李志勇,张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2)
[2]自尊与攻击:相对剥夺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J]. 韩磊,任跃强,薛雯雯,高峰强.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2)
[3]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的长期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张林,刘燊,徐强,吴晓燕,杨梦圆. 心理学报. 2017(01)
[4]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趋势及社会支持、自尊的影响:一项3年追踪研究[J]. 李白璐,边玉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5)
[5]歧视知觉与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核心自我评价、朋友支持的中介作用[J]. 谢其利,宛蓉,张睿,江光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5)
[6]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攻击、抑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吴晓薇,黄玲,何晓琴,唐海波,蒲唯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5)
[7]青少年网络受欺负对偏差行为的影响及自我控制的调节效应[J]. 黎亚军,陈福美,卢富荣,王耘.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5)
[8]流动儿童的抗逆力与自尊、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 何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9]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综述[J]. 李洪玉,崔英文,何一粟,肖鹏,王璐.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03)
[10]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博士论文
[1]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犯罪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屈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服刑人员儿童期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述情障碍和犯罪心态的双重中介作用[D]. 倪孝苏.浙江大学 2019
[2]被害人恶逆变犯罪问题研究[D]. 马驰.华东政法大学 2016
[3]高中生个人规划与领悟社会支持、问题行为的关系[D]. 高敏.南京师范大学 2014
[4]被害人恶逆变预防研究[D]. 李璟雯.华东政法大学 2012
[5]被害人恶逆变犯罪探析[D]. 何敏.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06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40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