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的复杂特征与动态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的复杂特征与动态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对近些年来发生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发现突发性群体事件具有4个重要的复杂性特征,即导火索因素的非显著性、事件发展过程的非线性、场景的开放性和参与主体的适应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政府与涉事人群之间在事件不同发展阶段内的相互作用与冲突,其中人群的结构又可以动态地分为外围旁观者与处于核心位置的当事人、意见领袖与异常行为个体,这些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决定了事件发展的方向。因此,有效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处置策略,包括从整体上消除人群的规模化效应,避免人群对个体可能产生的匿名性心理影响;从个体上及时发现和消除个体之间可能的谣言传播渠道,防止人群的聚集性增强;从组织上化解人群的群体规范效应,预防人群的有序性行为出现。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信息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
【关键词】: 群体行为 突发事件 动态过程 应急响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突发群体异常行为心理分析与识别方法研究”(71203229)
【分类号】:D631.43
【正文快照】: 在我国转型期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利益的冲突和调整,从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并逐渐呈现出高发的态势,对抗程度日趋激烈[1]。其中,有些突发性群体事件在某些外在和内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表现出了暴力性倾向,最后演变为了大规模群体性暴力行为,如瓮安事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小斌;高勇强;;Tuckman的群体发展模型与启示[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2 魏玖长;韦玉芳;周磊;;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行为的演化态势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6期
3 曾海若;;群体性事件:从政治概念到法律概念[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张书维;王二平;周洁;;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5 周感华;;中西方学术界群体性事件心理研究评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虞满华;;透过群体性事件看社会系统的运行机制[J];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06期
7 许尧;刘亚丽;;群体性事件中的冲突升级及遏制机制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梅琼;;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心理及行为问题分析[J];理论观察;2009年05期
9 单飞跃;高景芳;;群体性事件成因的社会物理学解释——社会燃烧理论的引入[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金太军;赵军锋;;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的生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智博;刘大勇;;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2 罗曼;;社会冲突的理论阐释——多理论的视角[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3 佘廉;刘山云;吴国斌;;水污染突发事件:演化模型与应急管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4 嵇美云;田大宪;;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预警与应对——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邓海荣;;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舆论生成与引导[J];当代传播;2010年06期
6 许海;唐远清;;群体性事件本质、成因及防治的舆论学解析[J];当代传播;2011年04期
7 韦长伟;;近年来国内“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研究[J];福州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8 裘陈;;群体性涉法事件的法律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9 蒋昌庆;蒯贤魏;;群体性事件的冲突化解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03期
10 王锁明;;群体性事件的多维解读[J];法制与社会;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国普;;话语权保障: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层政府治理新思维探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刘德海;;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劳资冲突信号博弈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继君;陈林杰;;我国边疆民族性突发事件中参与主体行为模式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4 张东波;;关于某铁路交通枢纽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研究[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姚s,
本文编号:590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59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