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23:08
本文关键词:危机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研究
【摘要】: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大势之下,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可以说是21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基础现状。贫富差距悬殊、贪污腐败案件多发的格局下,由于民怨集聚而导致的各类危机事件频发。互联网媒介中对警察的不满情绪和言论众多,,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度直线下降。与此同时,随着政府转变执政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改革道路不断推进,我国警察公共关系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危机事件的处置过程里警察的公共关系的处理,更加关系到大众警察整体形象的认知。有鉴于此,本文选择“危机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作为探索的课题。首先,本文对我国危机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深刻剖析问题所在及形成原因。进而,从实际案例入手,通过对国道312线柳星段交通拥堵事件以及安徽警察目睹少女被杀事件对我国警察在危机状态下的公共关系建立与维护进行探究。最后,本文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处置机制、顺畅沟通机制以及落实保障机制四个角度对危机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予以完善的策略建议。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分析到案例研究,由表及里的探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危机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未来发展走向。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未来同领域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关键词】:危机事件 警察 公共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引言7-1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7-8
- 1.1.1 研究背景7
- 1.1.2 研究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1.2.1 国外研究现状8-9
- 1.2.2 国内研究现状9-10
- 1.3 研究方法10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10-12
- 第二章 警察公共关系概述12-18
- 2.1 警察公共关系的含义12-13
- 2.2 警察公共关系的特征13-15
- 2.2.1 警察公共关系处理的主体具有特殊性13-14
- 2.2.2 警察公共关系处理是否妥帖决策者在群众14
- 2.2.3 警察公共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14-15
- 2.3 警察公共关系的范围15-18
- 第三章 我国危机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现状分析18-26
- 3.1 我国危机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现状18-20
- 3.2 我国危机事件处置中警察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20-22
- 3.2.1 无法与媒体有效配合最大范围引导舆情20
- 3.2.2 对事件的反馈及回应不及时,多为被动应付20-21
- 3.2.3 危机事件处置中警察的主体形象正面作用不强21-22
- 3.2.4 对于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过分保守不能满足大众期待22
- 3.3 我国危机事件处置中警察公共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22-26
- 3.3.1 缺乏公关危机管理的科学管理体系22-23
- 3.3.2 传统“重治轻防”保守思想导致的公共关系重心错位23-24
- 3.3.3 警察群体素质不具备处理危机事件公关的能力24
- 3.3.4 对泛媒体时代信息及舆论传播特性把握能力不足24-26
- 第四章 危机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案例评析26-31
- 4.1 国道 312 线柳星段交通拥堵事件26-28
- 4.1.1 案例回顾与综述26
- 4.1.2 警察在事件处理中的公关举措26-27
- 4.1.3 对警察在此事件中公关处理的评价27-28
- 4.2 安徽警察目睹少女被杀事件28-31
- 4.2.1 案例回顾与综述28-29
- 4.2.2 警察在事件处理中的公关举措29
- 4.2.3 对警察在此事件中公关处理的评价29-31
- 第五章 危机事件处置中优化警察公共关系的对策31-41
- 5.1 建立预警机制31-33
- 5.1.1 危机事件的动态监控机制建设31-32
- 5.1.2 危机事件爆发系数的评估机制32
- 5.1.3 危机事件爆发前的预控机制及举措32-33
- 5.2 完善处置机制33-36
- 5.2.1 警察危机事件处置的原则设定33-34
- 5.2.2 警察危机处置的程序设定34-35
- 5.2.3 警察危机处置的举措落实35-36
- 5.3 顺畅沟通机制36-38
- 5.3.1 警察与其他行政部门间的沟通机制36-37
- 5.3.2 警察与群众的沟通机制37-38
- 5.3.3 警察与大众传媒的沟通机制38
- 5.4 落实保障机制38-41
- 5.4.1 建设公关保障的组织结构基础38-39
- 5.4.2 形成危机公关的预案管理模式39
- 5.4.3 从演练入手提升保障体系的服务提供能力39-41
- 第六章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氢,黄辉;警察公共关系理论若干认识误区探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陈加瑶;从“漳州110”的实践看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性[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3 肖殿伟;略论警察公信力在警察公共关系中的作用[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4 ;第三届“警察公共关系国际论坛”在太原举行我校圆满完成承办工作[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李敬焕;台湾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动向与借鉴意义[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韩志忠;充分利用媒体改善和发展警察公共关系[J];公安研究;2005年02期
7 薛博;浅谈公安宣传与警察公共关系二元互动[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8 李建明;李p樍
本文编号:637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3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