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18:24

  本文关键词: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博时代 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 社会资本 二级传播理论


【摘要】:微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开放的互联网社交工具。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发布与传播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2010年被学界公认为是中国的“微博元年”,自2010年,中国开始进入微博时代。微博给公众发表意见和表达诉求提供了平台,通过微博,公众可以第一时间参与讨论各种社会事件,通过微博平台的发散,这些事件的传播越来越快,越来越广泛。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开始集中爆发,我国进入了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时期。微博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和处置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一些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见证者”,亦是这些事件的“参与者”,更是事件的“解决者”。微博逐渐成为公众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主要形式之一,微博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越来越具影响力。通过文献阅读,掌握微博时代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在综合分析我国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分析国内外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经验及启示,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希望对微博时代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治理有所裨益。首先,确定微博时代及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相关概念,总结相关指导理论,主要理论包括元治理理论、政治合法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二次传播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指导;其次,分析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现状,总结治理困境以及危害,并且分析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最后,通过借鉴国外在微博时代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治理方面的经验,和相关理论的具体要求,针对我国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政府、微博运营商、传统媒体及网民民众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微博时代 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 社会资本 二级传播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43;G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前言9-17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9-10
  • 1.1.1 选题的依据9
  • 1.1.2 选题的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论文研究方法15-16
  • 1.3.1 文献研究法15
  • 1.3.2 比较研究法15
  • 1.3.3 案例分析法15
  • 1.3.4 交叉研究法15-16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16-17
  • 1.4.1 论文结构16
  • 1.4.2 论文创新点16-17
  • 第2章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理论谱系17-24
  • 2.1 核心概念17-19
  • 2.1.1 博客、微信、微博与微博时代17-18
  • 2.1.2 群体性突发事件及治理18-19
  • 2.2 微博时代与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关联性19-21
  • 2.2.1 微博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联互动19-20
  • 2.2.2 微博与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关联互动20-21
  • 2.3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理论基础21-24
  • 2.3.1 元治理21
  • 2.3.2 政治合法性21-22
  • 2.3.3 社会资本22-23
  • 2.3.4 二级传播理论23-24
  • 第3章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现状、危害及原因24-38
  • 3.1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现状24-30
  • 3.1.1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状24-27
  • 3.1.2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现状27-30
  • 3.2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及其治理困境的危害30-33
  • 3.2.1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危害30-31
  • 3.2.2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困境的危害31-33
  • 3.3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及其治理困境的原因33-38
  • 3.3.1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33-35
  • 3.3.2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困境的原因35-38
  • 第4章 国内外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经验及启示38-47
  • 4.1 国内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经验及启示38-41
  • 4.1.1 国内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经验38-40
  • 4.1.2 国内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启示40-41
  • 4.2 国外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经验及启示41-47
  • 4.2.1 国外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经验41-44
  • 4.2.2 国外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启示44-47
  • 第5章 微博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对策47-57
  • 5.1 政府:加大治理力度 健全相关制度47-49
  • 5.1.1 预警:重视微博舆情,做好社会预警47-48
  • 5.1.2 管理: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监管体系48
  • 5.1.3 处理:重视微博问政,及时公开信息48-49
  • 5.2 微博运营商:强化管理体系 引导舆论导向49-51
  • 5.2.1 推行微博实名制,净化信息传播渠道49-50
  • 5.2.2 发挥名人意见领袖作用,引导正确舆论导向50-51
  • 5.2.3 加强审核,过滤不实微博信息51
  • 5.3 传统媒体:创新报道模式 合理利用微博平台51-54
  • 5.3.1 明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关系,做到优势互补51-52
  • 5.3.2 注重“微力量”,创新媒体沟通机制52-53
  • 5.3.3 正面宣传为主,权威报道突发事件消息53-54
  • 5.4 网民民众:尊重客观事实 提升公众素养54-57
  • 5.4.1 提高自身素养,发表责任言论54
  • 5.4.2 传播权威消息,拒绝虚假信息54-55
  • 5.4.3 做负责任的舆论领袖,,健康引导舆论方向55-57
  • 第6章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强;“地方领导如何正确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笔谈 要正确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J];理论学刊;2001年03期

2 张耀龙;地方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J];理论学刊;2001年03期

3 刘军;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要与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J];理论学刊;2001年03期

4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陈文光,魏宏,韩凯明,曹世维,向辉礼,何健,杜坤飞,李新;正确分析和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02期

5 王健,刘东民;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6 陈丽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根源、特征及防范[J];党政干部学刊;2002年07期

7 黄培义,蔡军田;浅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王郅强;转型期我国城市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9 武勤;论防范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J];理论学刊;2004年08期

10 张馨艺;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太福;;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因及处置措施[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麟峰;;行政行为视角下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3 王培根;;试论国有企业职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预防及处置[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4 李靖;戢广南;;引发社会骚乱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国普;;话语权保障: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层政府治理新思维探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张云;;群体性突发事件县级政府应对模式与问题初探[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7 王再文;王玉萍;;应对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 提高基层政权执政能力[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朱磊;张利先;;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理探究[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德海;王维国;;如何控制群体性突发事件? 一个可变结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珊;;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亟须建立预警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资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韦文周;浅谈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N];法治快报;2008年

3 记者 程霞 扶建邦;我市开展处置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演练[N];北海日报;2009年

4 桂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彭新云;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思考[N];郴州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鞠贵芹;切实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N];台州日报;2010年

6 王忠国 市委党校副教授;政府服务与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策略[N];铁岭日报;2010年

7 霍良臣 中国石化山西吕梁石油分公司政工办主任;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探索[N];科学导报;2011年

8 卫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李安文;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注意的问题[N];新乡日报;2006年

9 河北大学2006级MPA研究生 牛雪;浅析工业型城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N];消费日报;2009年

10 长子县委书记 张圣;浅谈如何有效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N];长治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自军;资源型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周磊;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行为演化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飞;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治中非政府组织参与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王明珠;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马海明;新时期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丁龙;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5 陈筱斐;我国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6 王培祥;资源型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郭艳芝;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信息传播[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树强;齐纸公司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邓灿;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法律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10 高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4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14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3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