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反恐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苏联时期反恐机制研究
【摘要】:苏联时期,反恐属克格勃的职责范围,主要由五局承担,一、二总局及三局亦担负各自领域的反恐任务,其余各单位有协同职责。克格勃情报、行动、决策"三位一体"机制比较完善,其特点是垂直领导,高度协调,有机统一。其中情报搜集和行动力量的统一是重中之重,统一基础上的协调是灵魂,这一机制使克格勃反恐成效显著,恐怖事件在苏联罕有发生。但对克格勃的过度依赖使苏联搁置了反恐根源性问题的解决,克格勃过度的思想钳制制度也为苏联末期各种极端主义思潮与运动的井喷埋下了隐患,过于强大的克格勃最终成为众矢之的,是苏联解体的一个因素。
【作者单位】: 河北廊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河北廊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境与出入境安全研究中心;
【关键词】: 苏联 反恐 克格勃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2TQ005)支持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苏联时期,反恐属克格勃的职责范围。据1958年12月23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会通过的“苏联部长会议克格勃条例”,克格勃的功能一共9项,其第二项是,“打击间谍、颠覆、恐怖主义及其他爆炸活动”,第三项是“打击反苏维埃及民族主义因素的敌对活动”?。克格勃部门繁多,职能全面,各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同成;;揭开克格勃神秘的面纱(一)[J];重庆与世界;2004年06期
2 余建华;王震;;现代世界恐怖主义浪潮兴起的国际背景论析[J];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04期
3 高科;;公开性与苏联社会民主化[J];群言;198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隆彬;;对苏获波兰战俘问题的系统考察[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05期
2 王学礼;;战时苏联战俘报纸的宣传目标及成效[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3 王学礼;;战后苏联战俘报纸的宣传目标、内容及成效[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3年03期
4 王蕾;;苏联劳改营对日本战俘的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5 郭华;;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军的反间谍工作[J];军事历史;2011年03期
6 王蕾;;苏联战俘收容所中的日本战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7 郝宇青;时晓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信任的状况考察[J];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8 张建华;;政治动员背景下苏联国内政治中的“敌人形象”[J];史学月刊;2011年04期
9 辛守魁;;轰动一时的《静静的顿河》“剽窃案”——肖洛霍夫与库达绍夫的深厚情谊[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宋永成;;冷战时期苏联反犹政策举隅:以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案为中心[J];世界民族;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宇青;时晓健;;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信任的状况考察[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马斌;冷战后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宋永成;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悲剧[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学礼;在苏战俘问题研究(1941-1956)[D];吉林大学;2012年
5 马健;论文化规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王蕾;在苏联日本战俘问题研究(1945-1956)[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时晓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信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丽琴;列宁遇刺[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蔡雨;新中国政府改造国民党战犯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家栋;浅析犹太恐怖主义[J];太平洋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国良;;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实践探索的经验教训[J];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03期
2 刘翎;;军事资讯[J];当代军事文摘;2007年06期
3 杨进;;苏联时期日趋复杂的俄乌关系[J];世界知识;2014年06期
4 孟凡亮;;前苏共干部的特权利益递增规律[J];刊授党校(学习特刊);2007年09期
5 杨华;;论大俄罗斯主义在苏联时期的表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韩维;苏联时期及俄罗斯尖端武器新曝光[J];当代世界;1995年12期
7 盛世良;;列宁,俄罗斯人依然怀念你[J];党建;2007年05期
8 项国兰;;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J];红旗文稿;2009年19期
9 浩月;;布拉藻斯卡斯——当上了立陶宛总统[J];世界知识;1993年06期
10 刘丹;;论苏联时期中亚与中国新疆的关系[J];新疆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光荣;;后苏联时期俄罗斯心理学的现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熙玲;2008年俄将划拨560亿卢布支付苏联时期存款赔偿[N];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
2 徐元宫;苏联时期的书报检查制度[N];学习时报;2012年
3 张昕 自由撰稿人;俄罗斯“排外”的逻辑[N];东方早报;2007年
4 李尚德 杨芳;“第十次全国俄罗斯哲学研讨会暨中俄哲学家论坛”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姚望(莫斯科);能源合作推动东亚一体化[N];财经时报;2006年
6 记者 刘洋;人口减少太厉害,俄罗斯可能恢复授“英雄母亲”[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孙韩晓星;莫斯科:10%的上座率可以养活影院?[N];中国电影报;2005年
8 [俄]马斯林 张百春 译;西方人眼中的俄罗斯哲学[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张志刚;美雷达爬上高加索山监视俄罗斯[N];中国国防报;2005年
10 钟海 清华大学研究员;乌克兰国防工业:低调但不可小觑![N];中国国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玲;俄罗斯转型时期的“影子经济”研究(1992年-1999年)[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田疆涛;俄罗斯对中亚政策的演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2 朱永;俄罗斯苏联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运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田霞;苏联时期中亚地区伊斯兰教发展状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聂正雅;维·萨·托卡列娃的小说《幸福鸟》的翻译报告[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刘进旺;论冷战后俄蒙加强双边关系的战略意图及其影响[D];青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13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1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