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流动青少年重新犯罪的非制度性因素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08 19:10

  本文关键词:流动青少年重新犯罪的非制度性因素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青少年 重新犯罪 非制度性因素


【摘要】:流动青少年重新犯罪的低龄化、团伙化特点明显,再次犯罪时的闲散状态引人关注。通过对全国五省市的在押未成年犯和成年犯的抽样调查发现,流动青少年的家庭关系、同伴交往、心理认知、个人文化程度、早期不良行为等非制度性因素与流动青少年重新犯罪有显著相关性,是把握流动青少年群体犯罪规律、特点的切入点。在分析流动青少年犯罪诱因时结合非制度性因素,有利于制定流动青少年重新犯罪的预防策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关键词】流动青少年 重新犯罪 非制度性因素
【分类号】:C913.5
【正文快照】: 一、导言流动人口犯罪产生于近些年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在一些流入量较大的城市,流动人口犯罪成为城市发展一块痼疾,给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危害。一方面,流动人口因为其无本市户籍、无稳定职业、无固定居所,常常增加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成本和难度,延长案件侦破时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应立;;论流动人口犯罪的发展变化及控制对策[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1期

2 臧刚顺;;交往越轨同伴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3 孔一;;少年再犯研究——对浙江省归正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实证分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04期

4 王志强;;犯罪易感与社会弱势视角的重新犯罪实证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昀;;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完善与运用——两种心理学的视角[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2 孔一;;规范的内外破解:道德突破与伦理消解——对犯罪形成过程的实证研究[J];犯罪学论丛;2009年00期

3 徐昀;;未成年犯心理矫治的社会建构论之维:方法与应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04期

4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课题组;秦明华;陆文奕;;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在押少年犯为研究样本[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3期

5 秦总根;;流动人口团伙性犯罪及防控对策初探[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郝苗;;使用“优势视角”模式开展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区矫正[J];法制与社会;2013年20期

7 王鑫强;李海春;庞小佳;;男性重复犯罪罪犯的心理韧性及相关特征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张宇琛;;刑法谦抑内涵新解[J];求索;2012年04期

9 沈e,

本文编号:815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15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d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