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国家安定与个人权利保障:转型悖论及其消解

发布时间:2017-09-08 22:13

  本文关键词:国家安定与个人权利保障:转型悖论及其消解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安定 个人权利保障 社会冲突压力 冲突控制化解能力 转型悖论


【摘要】:国家安定与个人权利保障是两种重要但不同的公共利益,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相互限制和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四种结果:良性循环、社会动荡、权利抑制和恶性循环。根据维护国家安定与保障个人权利互动关系的结构模型,由权利诉求导致的社会冲突压力与国家对社会冲突的控制化解能力是影响二者实现良性循环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要消解促进人权实现过程中的"转型悖论",一方面需要降低权利诉求所产生的社会冲突压力,另一方面需提高国家对社会冲突的控制化解能力,使个人权利保障与国家安定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关键词】国家安定 个人权利保障 社会冲突压力 冲突控制化解能力 转型悖论
【基金】:教育部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市场经济初创时期各国人权发展道路比较研究”(12JJD820021) 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公共领域冲突管理体制研究”(13AGL00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8.2;D035.3
【正文快照】: 国家安定与个人人权保障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诉求,但都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公共利益。二者可以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竞争甚至产生对抗。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基于政治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通常强调保障个人权利的至上性,忽视因此付出的国家安定的代价,否认国家安定也是一项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敏华;;集群式革命之“阿拉伯之春”[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亚琦;;从阿拉伯之春看人权与主权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4年08期

2 薛进文;;关于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薛进文;;人权保障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方式[J];人权;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2 周隆基;制度性歧视的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马钰凤;同性结合者家庭权法律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彦周;人权视野下的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浅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传瑛;;中东剧变对变革中阿拉伯国家经济的影响[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少祥;;论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冲突与协调[J];清华法学;2008年02期

2 徐作辉;;身份社会及其个人权利辨析[J];学术论坛;2009年12期

3 陶瑞芝;社会中的个人权利[J];理论前沿;1998年16期

4 孔瑞;;个人权利的实现——浅析欧洲人权保障机制[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贾西津;;个人权利:公权力的边界和责任[J];法学研究;2009年04期

6 王文章;;尊重公民个人权利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导刊;2010年04期

7 杨秀香;李辉;;道德建设的公民认同路径[J];唐都学刊;2013年03期

8 郝鸿军;;如何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关系[J];长白学刊;2008年05期

9 魏建国;论西方宪政的前提——个人权利在17世纪确立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10 韩水法;;民主的概念[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志鹏;良知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最后防线[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王国华(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通过公共管理达到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与和谐[N];长江日报;2005年

3 江怡;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哲学[N];学习时报;2007年

4 邓崎凡;读或者不读,是个人权利[N];工人日报;2013年

5 南京晓庄学院 邵建;一袭罩袍蕴含的冲突:自由与民主[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冰;个人权利与制度[D];山东大学;2007年

2 邹利兰;论个人权利与有效政府[D];重庆大学;2011年

3 尹丹;法治社会中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冲突与协调[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张永胜;洛克个人权利思想[D];河南大学;2010年

5 庄思;当前我国个人权利的缺失与保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16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16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7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