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犯罪预防理论有效性的检视与发展进程
本文关键词:我国犯罪预防理论有效性的检视与发展进程
更多相关文章: 犯罪学 犯罪预防 犯罪控制 运动式治理 日常式治理
【摘要】:在犯罪学的不断发展中,犯罪预防的有效性这一课题在国际犯罪学领域日益成为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从犯罪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理论的有效性乃至生成坚定的理论工具仍然是犯罪治理模式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犯罪预防理论和策略的检视可以发现,即使在国际犯罪学界,对犯罪预防和犯罪控制的理论研究也并不如对犯罪原因的研究那样清晰一致。我国犯罪学更出现了在犯罪预防理论和策略上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因此,对犯罪预防理论的有效性检视,将使犯罪学在"什么是有效的?"这一方法论所衍生的理论和知识中受益,最终推动犯罪预防的发展进程。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学 犯罪预防 犯罪控制 运动式治理 日常式治理
【分类号】:D917.6
【正文快照】: 迄今为止,犯罪学在其近三分之二的发展过程中是以犯罪原因为终极目标的狭义犯罪学。直到进入20世纪后,以犯罪预防为终极价值目标的确定使广义犯罪学体系得以确立。尽管如此,在原因理论研究的学术传统中浸淫了两个多世纪的犯罪学,无论在犯罪预防理论体系还是策略体系中,仍然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郜绍辉;;论治理理论:内涵、困境及适用性[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单勇;侯银萍;;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文化研究——运动式治罪的式微与日常性治理的兴起[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3 张小虎;;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的基本理念[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王牧;;我国犯罪对策的战略选择[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03期
5 焦俊峰;;犯罪控制中的治理理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黄河;;论中国当前犯罪控制的难点[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王燕飞;;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研究之比较[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周建达;;转型期我国犯罪治理模式之转换——从“压力维控型”到“压力疏导型”[J];法商研究;2012年02期
5 王树茂;;合理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刑法谦抑主义指导下的刑事政策观[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6 苏明月;;论规范刑法学中“犯罪”的价值因素——兼论刑法学与犯罪学在研究犯罪问题上的分野[J];法学杂志;2010年08期
7 冀祥德;;附定罪条件逮捕制度论——兼评《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第4条[J];法学家;2009年04期
8 苏明月;;质疑“犯罪有益”——从E·迪尔凯姆说起[J];犯罪学论丛;2004年00期
9 高艳东;;现代刑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应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J];犯罪学论丛;2006年00期
10 梁利;;探析犯罪控制途径和犯罪控制计划[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牧;;根基性的错误:对犯罪学理论前提的质疑[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苏明月;;质疑“犯罪有益”——一个对迪尔凯姆犯罪概念的语义与逻辑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苏明月;;质疑“犯罪有益”——从E·迪尔凯姆说起[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5 张秀玲;;中蒙保护未成年人之刑法比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7 高艳东;;现代刑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应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8 王牧;;犯罪概念:刑法之内与刑法之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张秀玲;维英;;中蒙处遇犯罪未成年人之刑法比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10 苏明月;;犯罪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价值分析与价值中立——从刑法学与犯罪学双重视角论析[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平;当代中国犯罪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盛长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吴淼;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冰洋;商业犯罪论要[D];吉林大学;2006年
5 靳高风;论犯罪学的基本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丁英华;公司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王顺安;社区矫正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苏明月;日本保护观察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高晓莹;知识产权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刘敬新;我国反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制度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年伦;“打黑除恶”的预防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孟庆星;校园公共伤害案件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袁琴;治理理论运用于中国大学之反思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茅莉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职务犯罪防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兆钰;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立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昕;论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王世高;论小渔船船员犯罪的法律治理[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光磊;论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缺陷及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马立;计算机黑客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2年
10 宁平平;下岗失业人员犯罪现象探究[D];湘潭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联合,胡鞍钢;转型期中国犯罪治理的基本对策[J];法学杂志;2005年05期
2 王均平;社区治安群论[J];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4 鲍勃·杰索普,漆卝;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5 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1年07期
6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5期
7 孔繁斌;治理与善治制度移植:中国选择的逻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3期
8 唐贤兴;全球治理与第三世界的变革[J];欧洲;2000年03期
9 单勇;侯银萍;;犯罪的文化冲突论——基于中国转型社会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2期
10 陈劲松;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浩;参加违法犯罪青少年处置和犯罪预防国际研修课程的有关情况介绍[J];公安研究;2001年09期
2 张旭;关于犯罪预防体系的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康树华,石芳;论犯罪预防中的教育机制[J];法学杂志;2002年03期
4 陈中原;;工程建设犯罪预防重在九大环节[J];建筑工人;2003年05期
5 谭志君;沈志民;;论犯罪预防的哲学基础[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贾友山;;简论学校犯罪预防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21期
7 贾友山;;试论学校犯罪预防模式[J];东岳论丛;2007年04期
8 曹小丽;;和谐湖北建设与犯罪预防——传销的危害和预防[J];才智;2009年32期
9 徐建华;;金融监管及其职务犯罪预防浅谈[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9期
10 张远煌;;犯罪预防观念之演进与当代犯罪预防政策之确立[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士昙;;犯罪预防模式探析[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2 汤啸天;;警务制度改革与犯罪预防控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栾爽;谭志宏;;经济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与犯罪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云涛;宋伟卫;;职务犯罪预防略论[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唐洁;;浅谈城市化进程中犯罪的特点及犯罪预防[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崔婉;;浅谈职务犯罪预防现状及分析[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单民;蔡雅奇;;论犯罪的情景预防及其在杀人犯罪预防中的应用[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8 梁小芳;;城镇化过程化中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邓慰旺;;基于城市规划的城市犯罪预防[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10 谭志君;童秀兰;;犯罪预防的社会学思考——以福利制度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勇刚;扎实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人深入开展[N];白银日报;2007年
2 海南省三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李铭邋检察官,,法学博士 王泽群;职务犯罪预防:从改善品性到注重制度设计[N];检察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静邋通讯员 张瑞玲 王夏云;豫北基层检察院首家职务犯罪预防局在辉县成立[N];新乡日报;2008年
4 记者 秦楠 通讯员 卓丽;我区延伸职务犯罪预防网络[N];阿勒泰日报;2009年
5 李玉生 金海艳;鸡东检察院:构建农村职务犯罪预防网络[N];鸡西日报;2009年
6 王江 任华;开鲁县检察院建设职务犯罪预防基地[N];通辽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帅 通讯员 钱程;千村配备职务犯罪预防员[N];金华日报;2010年
8 李明常 李建华;职务犯罪预防课进入干部培训班[N];北方法制报;2005年
9 高广生邋赵丹;加强职务犯罪预防[N];北方法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崇宁;州检察院:高度重视重大工程职务犯罪预防[N];凉山日报(汉);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初阳;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王学建;中国佛教伦理与犯罪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许建军;城市居住空间与犯罪预防[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李丽娜;论职务犯罪的预防[D];郑州大学;2010年
5 方齐;职务犯罪预防论[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宋丽红;论职务犯罪预防[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刘宏光;论职务犯罪预防[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贾剑虹;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9 金江;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赵甫;犯罪预防的被害人视角[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78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7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