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7:19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摘要】:在当今中国,民主就是指人民在享有各种权利的同时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政治参与则是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基本途径。政治参与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对于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长期掣肘下,我国流动人口处于社会最底层,工作艰苦,环境恶劣,保障匮乏,属于弱势和边缘群体。组织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诉求机制的缺乏,制度性的利益表达与诉求渠道的堵塞,其往往只能诉诸于非制度性的政治参与渠道,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给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了较大的挑战。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基本现状。主要是从社会状况、经济状况、政治状况以及融合状况来阐述流动人口的基本现状与非制度性政治参与是否有正相关的关系。第二部分,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主要对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方式、类型、特点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原因分析。本章主要从结构性因素,连接性因素和个体性因素等三个方面指出:1、流动人口由于受到政治排斥、经济排斥、社会排斥等影响特别受政府排斥和制度排斥的影响导致了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发生;2、由于社会资本的缺少,社会互信网络的断裂以及公共网络的发展,使流动人口与政府连接的纽带受到破坏;3、流动人口因受经济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及制度固话的影响,政治参与效能感普遍偏低。第四部分,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对策分析。1、从制度的构建方面提出解决方案;2、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能的政治组织使政府与流动人口对话协商,并对政府的责任意识进行重建,引导非制度政治参与走向有序;3、通过教育和参加社区活动提高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意识、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流动人口 非制度性 政治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2;D62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序言8-16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13-14
- 四、研究方案14-16
- 第一章 流动人口的基本现状16-20
- 一、流动人口的定义16-17
- 二、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17-20
- 第二章 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现状分析20-24
- 一、非制度性政治参与定义20
- 二、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方式20-21
- 三、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类型21
- 四、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特点21-24
- 第三章 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原因分析24-42
- 一、流动人口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结构性因素24-37
- 二、流动人口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连接性因素37-38
- 三、流动人口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个体性因素38-42
- 第四章 流动人口的非制度性政治参与对策分析42-51
- 一、流动人口制度构建42-45
- 二、流动人口利益组织和政府责任的构建45-49
- 三、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行为要素的构建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5-56
- 致谢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春玲;;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2 寇翔;论中国农民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原因[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郑秉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906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90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