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应急管理中的横向府际关系探析
本文关键词:公共应急管理中的横向府际关系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应急管理 横向府际关系 区域协作 对口支援
【摘要】:我国的公共应急体制历来重视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关系,相对忽视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分工与能力整合。在横向府际关系中,有必要以不同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任务和能力为标准,对同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权责进行差别化的配置。对于跨区域的突发事件,应当进一步明确对事件承担主要应对职责的地方政府并赋予其统一指挥权,同时完善区域协作机制作为补充。在事后恢复重建中,则应当改变传统上强制、无偿、单向的对口支援机制,转向建立自愿、双向、互惠的区域援助制度。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
【关键词】: 公共应急管理 横向府际关系 区域协作 对口支援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编号:10YJC820068)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青年项目(编号:09SFB3009)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由昆山“8·2”爆炸事故中的区域协作说起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1]事故发生后,其他城市纷纷伸出援手,援助措施包括接治伤员、提供血液、派遣专家等,支援城市既包括江苏省内的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方志;汤玉刚;;政府间纵向分权的契约性质——以浙江强县扩权、强镇扩权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11期
2 李晓翔;刘春林;;自然灾难管理中的跨组织合作——基于社会弱点的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3 鲍芳修;;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中的跨域合作:基于组织间网络的分析框架[J];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04期
4 胡象明;黄敏;;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特色与改革模式的选择[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1年03期
5 沈承诚;金太军;;“脱域”公共危机治理与区域公共管理体制创新[J];江海学刊;2011年01期
6 应松年;林鸿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体制性障碍与改革取向[J];教学与研究;2012年06期
7 薛澜;刘冰;;应急管理体系新挑战及其顶层设计[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李辉;;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北京市应急管理体制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04期
9 刘铁;;论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建立——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口支援模式演变为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6期
10 高小平;;综合化: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J];行政论坛;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蔡琛;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管理改革[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钟玉文;吴昕春;;基于政府合作视角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张练;;推进政府改革的有效途径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陈东旭;;新公共管理下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5 武红阵;;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多元治理探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郑帅;;初探药品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J];北方药学;2010年06期
7 杨耀武;;浅论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中的政府职责[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9期
8 王凯峰;;公共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从公共政策的基础理论看公共政策冲突[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魏聪;刘文朋;;非政府组织行政伦理建设研究[J];才智;2008年20期
10 乔玲;;德国政府间关系研究以及对中国的启示[J];才智;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国兵;;理解“简政强镇扩权”改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明水;;关于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防止腐败滋生的对策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起辉;徐敏宁;;政府职能定位的三维考量[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莹;曹学明;袁玉军;;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向个人诚信档案管理转变的思考[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5 ;附录:回首“2009城市国际化论坛”[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6 刘晶晶;;浅谈海洋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李学;;国内公共行政主导研究格局的缺失与认同危机[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林毓铭;;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与角色[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永宁;杜国强;;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交流材料之一 三问工作的涵义、特征与主要内容[A];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白德全;;突发事件中政府失位的政策视角[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云潭;中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陈绍志;公益林建设市场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馥源;政府间关系与城市治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罗文斌;中国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凯;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对世界政治事务的积极介入及其原因[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俏娴;东莞市简政强镇改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和庆;公共危机视角下我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模式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航舟;我国区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乔德中;当代中国区域治理中的府际合作创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罗斌;当前对口援疆政策的实施现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常俊喜;地方政府与边界效应[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文超;行政性分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8 常文杰;“扩权强镇”背景下乡镇公务员的能力素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燕;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信息传播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石玉昌;治理语境下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职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宁;谈我国政治与行政体制应对突发事件的优势[J];北京党史;2003年04期
2 伍文中;;从对口支援到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文献综述及未来研究趋势[J];财经论丛;2012年01期
3 顾林生;日本大城市防灾应急管理体系及其政府能力建设——以东京的城市危机管理体系为例[J];城市与减灾;2004年06期
4 孔哲;;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探索——以山东省为例[J];当代经济;2010年14期
5 李纪明;;公共危机与政府财政支出关系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13期
6 高维和;陈信康;;组织间关系演进:三维契约、路径和驱动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7 陈振明;;中国应急管理的兴起——理论与实践的进展[J];东南学术;2010年01期
8 韩志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孙晓郁;蒋省三;林家彬;吴庆;;我国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03期
10 丁烈云;喻发胜;;省级政府应急物资储备现状与体制改革[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靖;;浅论当代中国的府际关系[J];甘肃农业;2006年09期
2 张经远;;论伙伴型城市府际关系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 程香丽;;论现阶段我国府际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法制的视角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郑娟;李刚;;国内近年来对府际关系研究综述[J];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5 蔡英辉;胡晓芳;;府际关系的重新梳理与界定——中国省(部)级政府层面府际关系探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蔡英辉;耿弘;;法政时代的中国横向府际关系探析——基于省(部)级政府层面的考量[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01期
7 朱国伟;陈晓燕;;省直管县有效性实现的府际关系因素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程香丽;;论我国地方府际关系法制化的实现途径[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胡晓芳;蔡英辉;;法政时代的中国斜向府际关系探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10 严强;;公共行政的府际关系研究[J];江海学刊;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华;;中国地方政府绩效差距研究——基于府际关系视角的解释简纲[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郭泽保;;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牧青;府际和谐: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宋林霖;地方政府府际关系的构建路径[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支振锋;乌龙限号背后是府际关系短板[N];法制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府际关系:一种法律的途径[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珊;省市县府际关系的变革与发展[D];浙江大学;2006年
2 董国斌;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纵向府际关系协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光坤;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府际关系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孝文;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府际关系及其治理[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秦文一;地方政府间竞争背景下县级府际关系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6 闫晶;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府际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辛恺;城市群发展中的府际合作模式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3年
8 房舟;区域治理视角下府际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9 朱国伟;我国县级横向府际行政关系协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虎彪;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之路:府际关系协调[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87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987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