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刑事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我国刑事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在经济领域中的各种犯罪现象也随之上升,并且呈现出主体多样化、手段多样化以及科技含量高等特点,如何有效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就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笔者对当前形势下我国刑事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刑事犯罪 对策研究
【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22102310417)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出现了社会关系复杂化、利益形式多元化的趋势,从而使犯罪与行刑的因素呈现新的态势。刑法作为利益保障的最后一环,如何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刑事对策,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一、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结淼;鲍祥;;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2 尚华;;经济犯罪案件中证据的收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杨宇冠,吴小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机制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4 黄涧秋;;论国际刑法中的“或引渡或起诉”原则[J];当代法学;2008年01期
5 徐岱;马宁;;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实体法完善[J];当代法学;2009年02期
6 吴高庆;论缺席审判与财产没收制度——携款外逃案资金追回机制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7 杨树谋;;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的建制现状及其完善路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肖海珊;;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强化和制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33期
9 杨红梅;;我国现阶段贪污犯罪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35期
10 罗杰;;论我国引渡程序的完善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0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林雪标;腐败资产跨境追回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裴兆斌;追缴腐败犯罪所得国际司法协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李明辉;通向善政之途[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召;刑事裁判的可接受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邱庭彪;刑事侦查中电话监听、视听监控问题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任学强;腐败犯罪特殊诉讼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大伟;论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D];河南大学;2011年
2 庞浩;论商业贿赂罪[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孙小楠;推进我国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方文新;透明国际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高雷;受贿罪中贿赂目的物的立法缺陷及完善[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杨冬冬;论程序反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许珍珍;美国民事没收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8 李杨;试论商业贿赂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朱懿;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黄桂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陈立;;动态环境下的广州治安防范与控制对策研究[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石兴源;崔北方;史英英;赵敏;;民事转刑事犯罪案件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J];公安研究;2008年06期
3 许在华;;森林公安民警战术能力与训练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甘肃、内蒙、湖南四省为例[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12期
4 吕连萍;;未成年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7期
5 刘庆飞;;论经济全球化对有组织犯罪的双重影响——国际视野范围内的考察[J];犯罪研究;2007年02期
6 包雯;张亚军;;全球化语境下有组织犯罪概念之界定[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朱国振;;现阶段刑事犯罪原因探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8 肖正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犯罪国际化动态及我们的对策研究[J];中国刑事警察;1998年05期
9 李袁;关于加强昆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0年02期
10 张从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倩;;网络犯罪对策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储槐植;蒋建峰;;经济全球化与犯罪控制对策[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3 肖跃华;;利用出租房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与对策研究[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4 高士艺;董翠薇;;凶杀案件高发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安;;城市化、腐败与刑事犯罪[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周庆峰;刘平;;多元化与社会分层背景下刑事犯罪趋势分析——以中国北方资源枯竭型城市吉林省辽源市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鹏森;;现代化与犯罪——对中国刑事犯罪数据的初步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罗大华;赵桂芬;;当前我国刑事犯罪严重化的社会—心理成因[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贵州省青少年犯罪对策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葛百川;胡兰;陈连康;姜先华;万立华;吴微微;;DNA数据库建设研讨会及新西兰国家DNA数据库概况[A];第二届全国法医DNA检验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宣;警方侦查能力提升[N];无锡日报;2005年
2 曹娟 作者单位 东海县公安局平安创建办公室;强化平安创建 推进跨越发展[N];连云港日报;2007年
3 记者 张晓芳 实习生 李媛媛;全区检察机关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N];宁夏日报;2006年
4 记者 刘天资;太原市公安局召开2005年度“双先”表彰会[N];人民代表报;2006年
5 赵蔓 宋娟;严惩刑事犯罪 营造平安环境[N];天水日报;2006年
6 赵敏 陶莉;打防互动显神威[N];驻马店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博宇;把打击犯罪作为主业经营[N];人民公安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盈蓉 通讯员 李劲青;维护社会稳定 创造平安奥运[N];湘潭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立政;我州再紧打击传销弦[N];团结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远方;深圳企业闹纠纷何以惊动岳阳公安[N];中国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金霞;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陈春良;中国转型期收入差距与刑事犯罪的动态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许皆清;台湾地区有组织犯罪与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杨正鸣;民国时期恐怖活动与反恐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东;遏制当前我国突出刑事犯罪的管理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戴希律;上海市机动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叶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上海人口国际迁移的出入境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荆昕会;中国新国家安全观论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刘伟;商业贿赂犯罪及其防范对策的跨学科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6 赵宁;昆明市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伍健;职务犯罪中的反侦查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高志刚;当前我国中学生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波;警察道德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袁玲;恐怖主义犯罪及其防治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88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98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