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劳务派遣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22:29
本文关键词:中美劳务派遣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在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用工是我国就业市场必须关注的一个方面,大量的劳动力开始进入民营企业,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缓解了我国就业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务派遣用工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国际金融海啸的雾霾还未完全消失,我国又正处在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劳动关系也出现了转变,劳动用工制度在不断发生变革,劳务派遣用工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诸多问题开始崭露头角。但我国对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如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完善我国的就业市场,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难题。自从劳务派遣在美国出现以来,其已经有了将近100年的发展历史。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美国劳务派遣用工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比较完善的制度,其对劳务派遣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为我国所借鉴,结合我国国情,为完善我国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做参考。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个国家的劳务派遣产生,发展状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差异,借鉴美国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提出一些比较实用的建议。 基于此,本文除了导论和结语以外一共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劳务派遣基本概述。这部分主要叙述劳务派遣的概念、特征、以及劳务派遣在就业市场中的优势,通过对劳务派遣的基本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读者对劳务派遣有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部分:介绍中国和美国劳务派遣的历史状况和发展现状。对两个国家的劳务派遣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梳理,进行对比,分析劳务派遣在两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情况。美国的经济位于世界第一,其采取的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劳动就业靠市场调节。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模式在美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占有比较高的比例,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劳务派遣发展也相当迅速。通过分析中美两国劳务派遣发展的状况,为下文对比分析中美劳务派遣制度及法律法规的不同做好铺垫。 第三部分,中美劳务派遣法律制度比较。由于美国是英美法系国家,其有联邦立法和州立法两套法律。这两套法律是如何规制美国劳务派遣市场的,对劳务派遣机构进入市场有什么样的标准以及对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该如何规范等都应该做一个分析,然后结合我国的规范劳务派遣市场的相关法律,对比分析,找出美国法律中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第四部分,美国劳务派遣对我国劳务派遣的启示。由于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在迅速发展,其必定存在不可忽略的问题,只有找出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律法规的缺陷,通过借鉴美国先进经验,联系我国实际,提出完善我国劳务派遣的建议。
【关键词】:劳务派遣 比较法 中美 先进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71.2;D9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导论10-13
- 1. 劳务派遣概述13-17
- 1.1 劳务派遣的概念13-14
- 1.2 劳务派遣的法律特征14-15
- 1.2.1 雇佣与使用相分离14
- 1.2.2 形式上的“三方”主体与实质上的“两方”主体14-15
- 1.3 劳务派遣的优势15-16
- 1.4 劳务派遣三方法律关系16-17
- 2. 中美劳务派遣的发展沿革17-23
- 2.1 美国劳务派遣的历史和发展现状17-19
- 2.2 中国劳务派遣的历史和发展现状19-23
- 3. 中美劳务派遣法律制度比较23-35
- 3.1 中美对劳务派遣机构设立的规定23-25
- 3.1.1 美国对劳务派遣机构设立的规定23-24
- 3.1.2 中国对劳务派遣机构设立的规定24
- 3.1.3 中美对劳务派遣设立规定之比较24-25
- 3.2 中美对劳务派遣协议的规定25-27
- 3.2.1 美国对劳务派遣协议的规定25-26
- 3.2.2 中国对劳务派遣协议的规定26
- 3.2.3 中美对劳务派遣协议规定之比较26-27
- 3.3 中美对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的规定27-31
- 3.3.1 美国对雇主责任的规定27-29
- 3.3.2 中国有关雇主责任的规定29
- 3.3.3 中美对雇主责任规定之比较29-31
- 3.4 中美劳务派遣中对派遣工团结权的规定31-35
- 3.4.1 美国劳务派遣中对派遣工团结权的规定31-32
- 3.4.2 中国劳务派遣中对派遣工团结权的规定32-33
- 3.4.3 中美劳务派遣团结权规定之比较33-35
- 4. 美国劳务派遣对我国的启示35-43
- 4.1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35-38
- 4.1.1 劳务派遣适用范围不明确35-36
- 4.1.2 模糊的连带责任,不利于保护派遣工的权益36-37
- 4.1.3 派遣机构设立标准存在问题37
- 4.1.4 团结权模糊化37-38
- 4.1.5 同工不同酬38
- 4.2 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建议38-43
- 4.2.1 立法建议38
- 4.2.2 对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作出清晰的规定38-39
- 4.2.3 明确雇主共同责任的认定39-40
- 4.2.4 完善我国劳务派遣机构设立制度40-41
- 4.2.5 建立备用金制度,加强日常监管41
- 4.2.6 完善同工同酬的规定41-43
- 参考文献43-49
- 后记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宝妹;;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研究[J];法学杂志;2010年02期
2 谢德成;;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模糊性及其改进路径[J];法学;2011年08期
3 王全兴,侯玲玲;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4 董保华;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5 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J];中国劳动;2006年03期
6 徐冬根;陆婷婷;;美国劳务派遣的相关法律及案例分析[J];中国劳动;2006年04期
7 李尚勇;;发达国家劳务派遣用工规制[J];中国劳动;2011年11期
8 王平;潘月杰;;劳务派遣制度及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特区经济;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1045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04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