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毛泽东法治思想的时代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17 22:13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法治思想的时代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毛泽东 法治思想 时代特征


【摘要】:毛泽东的法治思想形成和演进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深刻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它是毛泽东个人特质与中国社会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国家本位、人民民主、阶级性和革命性是其与时代主题相适应的鲜明特征。毛泽东的法治思想是一份可资借鉴的思想遗产,给当前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关键词】毛泽东 法治思想 时代特征
【基金】: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五四宪法与中国民主政治演进研究”(10C010)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法治民主的理论生成与实践路径研究”(12532418)的成果
【分类号】:A841;D920.0
【正文快照】: 在对近代现代中国救亡、革命和建国这些时代主题的思索中,毛泽东的法治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又在这些主题的感召下形成了国家本位、人民民主、阶级性、革命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毛泽东分析中国法治问题深刻而独特的视角,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个人特质,反映了毛泽东法治思想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定剑;阶级斗争与新中国法制建设——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一)[J];法学;1998年04期

2 何勤华;;论新中国法和法学的起步——以“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司法改革运动”为线索[J];中国法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进学;废除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之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周永坤;坚持实践标准 进一步清除法学教条主义——新中国法学50年及其未来[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张希坡;废除伪“法统”就是废除以国民党《六法全书》为代表的一切反动法律——兼评对“中共中央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指示”的某些不实之词[J];法学杂志;2005年01期

4 刘晓源;论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之基本特点[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池海平,俞华权;历史的必然选择与中国法治的出路——反思建国初期对旧法统的废除[J];理论月刊;2003年05期

6 李玉生;司法改革运动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09期

7 李龙,刘连泰;废除“六法全书”的回顾与反思[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熊先觉;;废除《六法全书》的缘由及影响[J];炎黄春秋;2007年03期

9 吴海燕;六法全书基本特点的一种探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董节英;;1952:新中国法学教育的整顿与重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顺昌;先秦法治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J];邵阳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2 林建华;观察派法治思想研究[J];行政与法;2002年07期

3 石经海;;曹操法治思想论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谢凡寿,刘丽文;论十六大报告的法治思想[J];兵团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5 贾孔会;梁启超法治思想论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陈洪友;与时俱进的邓小平法治思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张德广;邓小平法治思想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J];社科纵横;2004年04期

8 陈振锟;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与特征[J];福州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9 管伟;法家法治思想的源与流[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栾严峰;孙放;;试论孙中山的法治思想[J];理论界;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锐;李艳馨;;董必武法治思想述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2 邱萍;;董必武执政法治思想初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3 邓t@;;聆听法治前行的诲音——历久弥新的董必武法治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4 王华梅;;和谐社会的法治思想奠基人——董必武法治思想学习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刘瑞川;;董必武民主法治思想与中国百年转型[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6 余昌海;;董必武法治思想形成过程探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7 张顺革;;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学董必武民主法治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8 田莉姝;;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米健;;依法治国 依法治政——董必武法治思想札记[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10 关天国;;董必武的法治思想与依法治国的新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彦华 李丹丹;两岸四地专家学者 探讨孙中山法治思想[N];中山日报;2012年

2 记者 张跃 通讯员 关镇岗 杨健;广东研讨孙中山法治思想[N];团结报;2010年

3 记者 黄婉媛 通讯员 程金华;全国专家学者聚中山研讨孙中山法治思想[N];中山日报;2010年

4 记者 黄标;多角度研讨伟人法治思想[N];中山日报;2011年

5 何涛;我国古代法治思想及其启示[N];吉林日报;2009年

6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文显;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永放光芒[N];法制日报;2014年

7 新华日报评论部 顾德宁;法治社会应追求“法情允谐”[N];江苏法制报;2011年

8 赵 毅;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N];大众科技报;2005年

9 市委党校 赵圣熠;中国古代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N];营口日报;2009年

10 吴英亮 淄博市公安局临淄分局局长;吸收管仲法治思想营养 增强执法公信力[N];人民公安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根强;江泽民法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于洪;柯克法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娥;法家法治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评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殷金;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隋学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法治思想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胡春丽;贾谊法治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陶建新;一种文化的选择——论梁启超的法治思想[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殷志斌;邓小平法治思想及其新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莹;毛泽东法治思想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8 刘云飞;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发展历程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宁;近代中国的法治思想与政治秩序的互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发良;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1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051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d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