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自治中的软法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14:07
本文关键词:我国基层自治中的软法治理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管理模式的衰落,公共管理单向管理模式缺陷的显现,以开放的公共管理和广泛的公众参与为特性的公共治理模式开始兴起。软法现象也随之出现在很多领域,软法治理的价值日益凸显,软法开始成为公共治理的主要依据。软法着重于满足不同人们的不同需要,强调公众参与和民主协商,对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进行调和,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软法与公共治理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公共治理主要是软法治理。基层自治属于公共治理的范畴,复杂多变的基层社会需要软法规范发挥其优势作用,对各种行为进行调整和评价,建构和维持基层社会秩序,构建基层社会的和谐,,促进基层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文章的主线是关于软法治理是基层自治发展的有效手段。首先,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创新和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概述。界定了基层自治、治理、软法和软法治理的涵义。分析了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的作用和优势。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我国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的现状与问题。梳理了基层自治中的软法规范。探讨了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的主要模式,即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分析了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运行的障碍及原因,主要是软法的制定不完善、实施缺乏有效的保障和运行环境存在问题。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域外经验的考察。考察了欧盟国家的开放协调机制和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试图借鉴其软法治理的成功经验。文章的第四部分是我国基层自治中软法运行障碍的消除。针对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运行的障碍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借鉴开放协调机制,根据基层社会的具体实际情况,对软法的制定过程进行规范;借鉴公众参与机制,保障民众的广泛参与,加强民主理念建设,构建责任追究机制,加强软法规范的执行力。
【关键词】:软法治理 基层自治 软法实施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0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8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三) 研究创新和研究方法10-11
- 一、 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概述11-18
- (一) 基层自治及治理的涵义11-12
- (二) 软法及软法治理的涵义12-15
- (三) 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的作用15-16
- (四) 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的优势16-18
- 二、 我国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的现状与问题18-25
- (一) 基层自治中软法规范的梳理18-19
- (二) 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的主要模式19-21
- (三) 基层自治中软法治理运行的障碍及其原因分析21-25
- 三、 域外经验考察25-29
- (一) 欧盟国家的开放协调机制25-27
- (二) 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公众参与机制27-29
- 四、 我国基层自治中软法运行障碍的消除29-32
- (一) 软法制定的完善29
- (二) 软法实施的完善29-30
- (三) 软法运行环境的改善30-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君;李妍君;;基层群众自治与乡村社会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2 魏武;;寻求不一致的一致——试论软法与协商民主机制的结构性耦合[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4期
3 刘焕明;陈思;;论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和完善途径[J];社会科学家;2009年06期
4 刘晶晶;;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现状与完善[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2期
5 穆娟;;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实践探析[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6 罗豪才;;公共治理的崛起呼唤软法之治[J];政府法制;2009年05期
7 罗豪才;宋功德;;公域之治的转型——对公共治理与公法互动关系的一种透视[J];中国法学;2005年05期
8 姜明安;;软法的兴起与软法之治[J];中国法学;2006年02期
9 姜明安;;完善软法机制,推进社会公共治理创新[J];中国法学;2010年05期
10 熊樟林;;行政法基本原则与软法互动刍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1055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05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