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黎从榕地区三个行政村侗族婚姻习惯法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7:13

  本文关键词:黎从榕地区三个行政村侗族婚姻习惯法调查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侗族 婚姻习惯法 当代变迁 理论思考


【摘要】:侗族是我国一支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侗族习惯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其中又以婚姻习惯法内容最为细致,,自成一体,特色鲜明。由于独特的历史、地域和经济原因,现在一些侗族村寨仍然存留了较好的婚姻习惯法规范。通过对黎从榕地区三个侗族村寨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对其当代变迁及原因和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我们对习惯法资源的重视,促使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文章在内容上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三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调查点的自然情况、调查的主要经过和文章写作方法。 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传统侗族婚姻习惯法的内容。借助田野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历史文献、地方志资料以及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从“行歌坐月”规范、通婚范围、结婚制度、离婚制度四大方面详细的展示了历史上贵州侗族婚姻习惯法存在的状态。 第二部分的重点内容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侗族婚姻习惯法的变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迁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侗族婚姻习惯法就处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互相渗透的过程中,但是过程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贵州侗族所处的封闭状态有所改变,婚姻习惯法经历了较大程度的变迁。这主要体现在“行歌坐月”逐渐减少、通婚范围扩大、姑舅表婚制度消失、“不落夫家”制度和离婚制度的变迁上面。并多角度分析婚姻习惯法变迁的原因。 第三部分主要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分析侗族婚姻习惯法存在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其与现行婚姻法之间存在的冲突现象,最后对侗族婚姻习惯法的发展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由于国家法存在局限性,这就使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习惯法。我们既要秉承国家法治的统一,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又要对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习惯法规范给予应有的灵活性。 文章以侗族婚姻习惯法为视角,提示我们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要给予少数民族习惯法规范以一定的重视,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十分必要。就此一点而言,文章虽是针对贵州黎从榕地区侗族婚姻习惯法,但其却存在着普遍的意义。
【关键词】:侗族 婚姻习惯法 当代变迁 理论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4;D923.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第一章 侗族传统婚姻习惯法的内容11-22
  • 一、 “行歌坐月”规范11-13
  • 二、 通婚规范13-16
  • (一) 姑舅表婚13-14
  • (二) 破姓开亲14-15
  • (三) 结婚限制15-16
  • 三、 结婚制度16-20
  • (一) 婚姻缔结的形式16-19
  • (二) “不落夫家”19-20
  • 四、 离婚制度20-22
  • 第二章 侗族婚姻习惯法的当代变迁22-31
  • 一、 婚姻习惯法变迁的表现22-26
  • (一) “行歌坐月”逐渐减少22-23
  • (二) 通婚范围扩大23-24
  • (三) 姑舅表婚制度的逐渐消失24
  • (四) “不落夫家”制度的变迁24-25
  • (五) 离婚规则的变迁25-26
  • 二、 侗族婚姻习惯法变迁的原因26-31
  • (一) 经济的发展是婚姻习惯法变迁的根本原因27
  • (二) 文化间相互影响是婚姻习惯法变迁的重要原因27-28
  • (三) 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婚姻习惯法变迁的行为条件28-29
  • (四) 国家法的宣传与渗入对其造成一定的冲击29-31
  • 第三章 对侗族婚姻习惯法的分析与思考31-37
  • 一、 文化相对主义视角的婚姻习惯法31-32
  • 二、 侗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婚姻法》的冲突32-35
  • 三、 侗族婚姻习惯法的当今发展问题35-37
  • 参考文献37-40
  • 致谢40-41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相卿;;台江县反排村当代苗族习惯法民族志[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曹端波;;侗族传统婚姻选择与社会控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高其才;;习惯法研究的路径与反思[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石开忠;侗族习惯法的文本及其内容、语言特点[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周相卿;文化模式原理对民族习惯法研究的几点启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周相卿;经济因素对雷山地区苗族习惯法文化的影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周相卿;;黔东南雷山地区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关系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周相卿;于丽萍;李茂九;;晴隆县鸡场乡捧碧村布依族习惯法民族志[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郭长生,邓星煌;侗族婚姻家庭的发展演变浅谈[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04期

10 周相卿;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相对主义与法律移植[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1109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109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5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