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习惯法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危机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藏族习惯法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危机干预研究
【摘要】:在对藏族习惯法进行一个全景式考察的基础之上,从不同的视角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多元化诠释,发现其中可以成功进行危机干预的规则和原则,对防止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扩大的危机干预长效机制进行制度上的设计。对于藏区而言,只有在制度上给予供给和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其优势,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赢局面。同时,此项研究对于构建和谐、平等的民族关系,保持社会稳定与维护祖国统一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藏区习惯法在群体性冲突事件中的危机干预与现代化进程研究”(批准文号:13YJCZH221) 2014年中央高校基金青年项目“法经济学视野下藏区习惯法与国家法互动关系研究”(批准文号:2014SZYQN40)
【分类号】:D920.4;D631.43
【正文快照】: 一、藏族习惯法概述藏族习惯法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习惯法不仅对藏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影响,而且对藏区的法制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习惯法仍被部分藏区民众认为是他们“行动中的法”和“活的法”,是经过千百年的生产和生活总结出来的经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丽红;金炳镐;;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1期
2 安民兵;;民族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以利益协调为视角[J];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艳玲;;中外利益协调思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2 霍锐;;民族宗教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成因及对策思考[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李骥;杨中华;梁金田;聂英斌;李天明;;刍议民族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特点及成因[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赵泽洪;廖敏;;邓小平利益协调观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J];理论导刊;2007年11期
5 范铁中;刘志礼;谢永宽;;西方利益协调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理论导刊;2007年12期
6 赵守东;;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性症结及解决思路[J];理论探讨;2007年02期
7 吴亮;;政治学视野下的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J];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8 杨濵飞;;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类型演化与冲突干预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9 杨少垒;;马克思恩格斯利益协调思想的当代解读[J];求实;2009年09期
10 周航;赵连章;;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清;余达宏;;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2 王玉龙;吕云涛;;健全能量释放机制,加强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控制[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3 李新钰;蒋连舟;赵超;;试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李万和;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J];公安研究;2005年02期
5 阳红光;浅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公安研究;2005年03期
6 万川;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傅金林;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对策之管见[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8 张兴武;;群体性事件防控问题初探[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赵小慧;;浅谈我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前沿;2006年03期
10 黄陆军;;经济利益下的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v,
本文编号:1146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1466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