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公民身份权利的分析框架——本土化创新的尝试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公民身份权利的分析框架——本土化创新的尝试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 民事权利 政治权利 社会权利 劳动权利
【摘要】:当前有关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人口素质、户籍、市场、社会网络等视角上,从公民身份权利角度分析农民工问题的做法仍属少数。从本质上说,农民工问题更是一个"身份-政治"的问题,是农民工的公民身份权利受到损害或没有得到满足的体现。本文在论述农民工问题与公民身份权利之间关联的基础上,分析了以马歇尔、雅诺斯基等人为基础的西方公民身份权利分析模式,然后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将公民身份权利划分为民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劳动权利等四种类型,并且对每一种公民身份权利作进一步细分,从而建立起完整的公民身份权利分析框架。这一框架既体现了西方公民身份概念的本土化转向,同时也为农民工问题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民身份权利与维护农民工权益研究”(10BZZ0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路径、战略与对策”(12&ZD040)
【分类号】:D412.6;D920.4
【正文快照】: 庞大农民工群体的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引人注目的现象。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中的新兴阶层,农民工群体集中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许多根本性问题:他们的劳动权益经常难以得到维护;他们的孩子难以与城市孩子一起分享同等的教育;他们难以在工作所在地看病、就医;他们难以在自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颜毓洁;刘园;;“冰山模型”视角下农民工素质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2 张智勇;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歧视形成之根源[J];农村经济;2005年04期
3 张晓兰;;农民工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年08期
4 张春泥;;农民工为何频繁变换工作 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工作流动研究[J];社会;2011年06期
5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年03期
6 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理论研究——兼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条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张恩泽;;关于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吴业苗;;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与传统伦理支持——以L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王文涛;肖国安;;论我国的贸易政策对户籍制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5 刘乃峰;;浅析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工第二代”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6 翟玉建;贾俊民;;关于农民工名称的冷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7 吴爽;秦启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8 张永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弱势地位及改善途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9 刘葳葳;安和平;;新生代农民工工资诉求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基于河南3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10 李勇;;公民宪法义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志刚;;从管制到服务:对农民工公共政策及其问题的一种话语分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李忠云;;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制度障碍与保障机制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桂权;王锦东;;“社会生产”语境下传媒的公共呈现与意见表达——基于两个经验研究的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4 饶吉银;;社会冲突与和谐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毅杰;梁子浪;;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张存岭;赵德勤;陈爱平;周江源;;科学素质行动应当关注的群体——农民工[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7 华正新;;“结构力量”与身份认同:私营企业中的技术工人群体——一种农民工研究视角的转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8 徐国民;;论社会分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9 任映红;;宗教对当前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温州 A 村案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汪居扬;;业主维权和社区权力结构的变迁——基于对社区纠纷的一项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1179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179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