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垄断法的演变轨迹——政治博弈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美国反垄断法的演变轨迹——政治博弈的视角 出处:《太平洋学报》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反垄断法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了典型的"钟摆式"运行轨迹,与其不断"经济学化"的主流解释存在抵牾。经济学理论、政党政治以及经济和战争危机等因素确实对美国反垄断法的演变有影响,但是这些解释都不尽周延。以生产者团体和消费者团体为代表的利益团体之间的"政治博弈",是导致美国反垄断法钟摆式演变的根本原因。这种博弈塑造了美国的反垄断政策,并不断引导美国反垄断法的发展和演变。
[Abstract]: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American anti-monopoly law presents a typical "pendulum" running trajectory, which contradicts its mainstream explanation of "economization". Party politics and economic and war crises do have an impact on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anti-monopoly law. But these explanations are endless. The "political game" between the interest groups represented by producer groups and consumer groups. This game has shaped the antitrust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guided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基金】: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085工程)项目“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城市竞合关系及其法律规制研究”(Z08512029)
【分类号】:D971.2;DD912.29
【正文快照】: 学界普遍认为,美国反垄断法遵循的是一条不断“经济学化”的演变轨迹。政治因素在反垄断法实施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以“效率主义”为代表的经济学分析在反垄断法实施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波斯纳(Posner)法官,在2001年再版的《反托拉斯法》一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臧旭恒;;从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到后芝加哥学派——反托拉斯与竞争政策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发展与展望[J];东岳论丛;2007年01期
2 应品广;;金融危机下竞争政策变化的比较考察和机理剖析[J];经济法论丛;2010年01期
3 陈杰;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的经济改革[J];开放导报;2003年04期
4 孙亚锋;;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日本的分析与借鉴[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02期
5 张淑华;1890-1914年美国联邦政府反托拉斯政策述评[J];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任剑新;美国反垄断思想的新发展——芝加哥学派与后芝加哥学派的比较[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启林;周慧;;论竞争法目标的多元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2 陈彬;胡峰;;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途径探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应品广;;论经营者集中效率抗辩法律制度的运行程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董新凯;俞佳;;论反垄断法中的民事责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王炳;;反垄断执法和解的制度机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叶卫平;;论反垄断法上的公平价值[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7 刘继峰;;论“经理革命”与价格卡特尔的法律规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廉勇;李宝山;金永真;;从YOULI银行的案例研究韩国的金融改革[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9 关立新;杜江;;反垄断法: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解析[J];商业研究;2008年08期
10 王文举;范合君;;企业价格串谋识别的博弈分析及模拟[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大洪;岳振宇;;垄断的成因与反垄断政策的重构——从法与经济学的分析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吴兴杰;;反垄断法国际多边协作之晚近发展——欧盟与美国的一次博弈[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蒋岩波;;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问题研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晖明;陈志广;;纵向限制、垄断势力与专用性投资[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翁国民;曹慧敏;徐艳;;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遭遇反垄断的法律对策[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承秀;中韩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规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骏;论美国纵向限制法律规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金俊镐;中韩反垄断法中企业合并制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少霖;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于维君;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丁国峰;反垄断法律责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徐秉晖;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宇卿;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效率抗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双;拒绝交易行为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艳;重整融资制度的法律经济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焦佳;我国行业协会价格卡特尔的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颖慧;南非竞争执法体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叶晓晨;中欧竞争法视野下的企业合并规制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亚微;中国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机制完善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黄书立;专利联盟权利滥用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戴海霞;论国际航运业反垄断豁免制度及其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魏君峰;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中相关商品市场界定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小川;;美国《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评析及其借鉴[J];东方法学;2009年03期
2 肖彦山;;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关系为视角[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吴小丁;经济发展过程与竞争政策评价——日本竞争政策演变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4期
4 张向荣;;从美日两国看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政策的有效性[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3期
5 冯晓琦,万军;从产业政策到竞争政策:东亚地区政府干预方式的转型及对中国的启示[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美国反垄断六亲不认[J];质量探索;2008年10期
2 陈晓玲;;日本反垄断法“本土化”过程对中国的启示[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B期
3 ;民生看点[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7年09期
4 ;“2008 年企业并购中的反垄断审查国际研讨会”征文启事[J];政治与法律;2008年02期
5 蒋磊;;美国、日本反垄断法实施机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6 冯玲;;对日本反垄断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36期
7 黄立民;;美国反托拉斯法垄断内涵的确定及其启示[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4年00期
8 王平;微软垄断案与知识产权[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9 锡士;AMD和INTEL:大肆声张的诉讼[J];中国外资;2005年09期
10 吴玉岭;企业的自由度与政府的干预度:美国反垄断法的核心矛盾[J];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闫文军;;美国专利滥用原则评介[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2 陈健;;防止专利权滥用法律机制之理论思考——以美国专利滥用理论的发展演变为视角[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3 王健;;英国竞争主管机构的法律改革——中国的借鉴[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尹新天;;美国对其专利政策的重新审视——简评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2003年10月的报告[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5 邢鸿飞;;政府规制中的公共利益研究:以美国电力产业为例证[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振华;;美国新泽西州地区法院立案受理[菱镁矿反托拉斯案]辽宁省12家公司(企业)列入被告名单及相关应对策略——致省委、省政府的紧急建议[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吴晓杰;反垄断法等一批新法正式实施[N];检察日报;2008年
2 秋风;反垄断法引发百年争议[N];中国经营报;2003年
3 游劝荣 本报记者 王秋苹 刘云 郑昭 包骞 刘明云 刘国峰 林娟;国内外法学精英榕城破解垄断[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周昀(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试论反垄断法的理论基础[N];法制日报;2001年
5 ;美法官裁定微软违反反垄断法[N];光明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刘仁;微软败诉欧洲反垄断案[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周芬棉;状告京津高铁高价销售火车票[N];法制日报;2010年
8 杨耕身;必须向法制寻求民生的可预性[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王晓晔;反垄断法应当如何对企业合并进行管制[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10 尚军;欧盟依法反垄断行业巨头是重点[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骏;论美国纵向限制法律规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伟敏;美国《谢尔曼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陈兵;19世纪下半叶美国州反托拉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珂;美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敏敬;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中韩两国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晨;英国竞争法的实施机制[D];中南大学;2004年
4 瞿栋;南非竞争法述评[D];湘潭大学;2006年
5 王南;试论美国有关审查企业合并的实质性标准的制度[D];厦门大学;2008年
6 谷琛;美国对软件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D];湖南大学;2008年
7 胡亚茸;论美国“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的豁免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叶晓晨;中欧竞争法视野下的企业合并规制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许宁宁;美国企业跨国并购反垄断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秦磊;论日本反垄断法中的课征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4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3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