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的重要里程碑——纪念《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发表170周年

发布时间:2018-01-19 00:04

  本文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市民社会 出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创作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转变的里程碑,该著作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批判战役的第一枪,它撼动了黑格尔哲学的信仰根基。马克思采用费尔巴哈式的主宾颠倒思辩模式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理论,重新修正了法哲学的思想体系,并使法哲学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今年是这部著作诞生170周年,我们重温这部伟大作品,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criticism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law, written in 1843, was a milestone in Marx's early transformation of legal thought. This work was the first shot in Marx's campaign of criticizing Hegel's philosophy system. It shook the belief foundation of Hegel's philosophy. Marx criticizes Hegel's state theory and revises the thought system of philosophy of law by adopting Feuerbach's mode of subject-object inversion. This year is the 17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this work. We review this great work with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9.1
【正文快照】: 在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进程中,,历经了由唯心论向唯物论、革命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转变。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是成熟之作;那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则是启蒙之作,它是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转变的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王世洲;关于中国死刑制度的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李春霞;可持续发展与两种文化的整合[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9 庄严;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历史主体的深层理论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10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松峰;;论晋江企业文化模式的时代构建[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吾淳;;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5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8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9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刘月楚;罪刑法定的程序性要素[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文新;;论法学现代化的途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2 林U

本文编号:1441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41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1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