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自律异化与合作治理

发布时间:2018-01-19 23:09

  本文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自律异化 合作治理 出处:《中国法学》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信用体系是一切社会行为取得有效性甚至合法性认同的根本支撑。然而,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却不断地受到各种破坏诚信事件的干扰。这实际上是法律系统与社会生活的断裂导致了社会共识的缺乏,从而引发自律滥用的异化现象。这种异化现象的推动者是法律理性主义掩盖下的机会主义。因此,治理的出路在于修复法律系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断裂,并适度地抑制机会主义的过度泛滥,这需要国家与私人之间的合作,取得社会共识,从而为法治建设奠定基础。
[Abstract]: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is the fundamental support for the validity and even legitimacy of all social behaviors. However,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of the country is constantly disturbed by all kinds of breach of good faith. In fact, the breakage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social life leads to the lack of social consensus. Therefore, the way out of governance lies in repairing the break between the legal system and social life. And moderately restrain the excessive spread of opportunism, which need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private, to obtain the social consensus, 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FX080):“土地利用制度变化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因应研究” 中国法学会2011年部级课题(CLS(2011)C03)“社区管理创新法律制度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年度青年教师成长项目“藏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社区管理法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当下,“诚信承诺书”蔚然成风地出现在交易、考试、公务行为、涉外行为、网络服务、软件运用、电子商务各个领域之中。从私法的角度讲,“诚信承诺书”完全是私领域的行为,是当事人之间达成合作的基础。可是,“诚信承诺书”的运用已远远超过了私的领域,在政府实施的很多公务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里赞;“人性恶”与法治——一个形而上学的视角[J];现代法学;2001年03期

2 童之伟;;宪法民法关系之实像与幻影——民法根本说的法理评析[J];中国法学;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张国庆;公共行政的典范革命及其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张守文;宏观调控权的法律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蒋满元;关于弹性化政府治理模式问题的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左卫民;裁判依据:传统型与现代型司法之比较——以刑事诉讼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8 叶金强;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9 王钧;私有化、公司法和公司治理——评俄罗斯的私有化及其股份公司法[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10 王成兵,吴玉军;虚拟社会与当代认同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庄汉;;依法行政与政治文明[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2 张兆曙;;涂尔干的遗产和遗憾[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琦;唐金英;;明代翰林院的政治功能[A];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祁林;;景观电影之“景观”魅力探源[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周濂;;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2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牛献忠;人的建设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郑以成;农村居民负担的测算与税费改革[D];厦门大学;2002年

7 袁星侯;中西政府预算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永翔;哈耶克对自由的论证及其解释模式[D];湘潭大学;2001年

2 张焱;论对格式合同进行限制的理论根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魏国强;入世后中国电信产业监管和竞争规则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徐仕敏;社会信息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庞金友;当代西方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佘俊臣;论惩罚性法律责任的合理性[D];苏州大学;2002年

8 黄裙;物权法定主义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杨柳;清朝旗地制度及其法律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张晓萍;国家—社会视域下的权利—权力与权利—义务[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秦前红;评法权宪法论之法理基础[J];法学研究;2002年01期

2 申卫星;;中国民法典的品性[J];法学研究;2006年03期

3 韦红;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民族政治的淡化[J];世界民族;2002年01期

4 童之伟;法权中心的猜想与证明——兼答刘旺洪教授[J];中国法学;2001年06期

5 赵万一;;从民法与宪法关系的视角谈我国民法典制订的基本理念和制度架构[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邹伟;段竞晖;鞠霓;饶晓亭;胡丽莉;张雪;罗邦民;;中介法律制度建设的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李红伟;;透过一起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看保险欺诈[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东北财经大学高职学院 冯莉;关于完善信用制度的法学思考[N];大连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瑞娟;中国个人征信制度的理论基础与立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45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45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5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