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治国家对公民教育的诉求

发布时间:2018-01-20 09:59

  本文关键词: 法治国家 学校教育 公民教育 出处:《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法治国家既是公民教育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培养独立人格,塑造国民的道德观,型构国民的世界观,培育国民的民族观,传授科学知识,普及法律常识,训练国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技能,是法治国家对公民教育的七大诉求。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域,学校教育应该适应公民教育的需求。
[Abstract]:A country ruled by law is not only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civic education, but also the value pursuit of civic education. Impart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popularizing legal knowledge and training people's skill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public affairs are the seven major demands for civic education in a country ruled by law, which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civic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civic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的学生公民教育研究”(批准号:CEA100126)
【分类号】:D920.0;G40
【正文快照】: 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论法治国家对学校公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是伴随着现代法治的兴起而产生的。时至今日,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完备的公民教育制度,形成了成熟的公民教育理论。这些理论与制度促进了公民教育实践,为法治国家建设奠定了坚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婷;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宣海林,郑鸣;以法律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必要性[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4 王婷;社会公正和新型公共领域的建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5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6 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7 周安平;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原则与目标模式[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8 何海波;;中国行政法学的外国法渊源[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9 谷鹏飞;全球化语境下审美文化的悖论及价值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郭玉锦,王欢;网上公共领域[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郭尚兴;;汉英文化类辞典编纂要端举论——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周菲;;当代欧美公共哲学研究述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翁国民;曹慧敏;徐艳;;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遭遇反垄断的法律对策[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5 韩升;谢丽威;;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在传统伦理社会和现代市民社会之间[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倪梁康;;时间·发生·历史——胡塞尔对它们之间内在关联的理解[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唐勇;;共识规划——通往和谐社会之路[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范一丁;;论应建立国企并购中权责对等的民事赔偿责体制若干问题[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倪梁康;;人的理念:天性还是历史?——由洪堡语言世界观思想引发的问题讨论[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董淑君;刑罚的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波;关于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春禧;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茹洋;论法律违宪审查与中国实践[D];苏州大学;2001年

4 秦良杰;个人与历史——十七年长篇小说一个角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易小斌;后殖民理论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论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卢山冰;网络、网络主体与网络外部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邓治军;民事质证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8 贾敬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梁迎修;论法律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亓述伟;论课予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大伟;;中国人的法治基因[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31期

2 贾长喜;;论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3 蒋晓伟;刘旭光;;关于法学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J];政治与法律;2011年09期

4 庄建平;;法治中国之内涵再认识[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5 战涛;;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领导干部如何增强法治观念[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6 侯铭峰;;法家“法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肖金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法治观及其实践形式[J];法学论坛;2011年04期

8 ;法治博览[J];人民政坛;2011年08期

9 谭志福;;法律作为社会治理工具的正当性依据及其限度[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10 徐显明;;形成法律体系的经验弥足珍贵[J];法制资讯;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国;;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唐卫星;;增强法治观念 提高执法水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昌泰;;董必武的法治国家观与新时期的依法治国[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施新州;;建国初期法院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试析董必武关于法治国家的重要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5 陈永强;;试论实现“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瀚;;弘扬法治文明 建设法治国家——学习董必武法制思想的几点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7 刘铁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针——学习邓小平的法治思想[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8 徐生平;;依法治国是一场划时代的伟大变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丁剑;;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内容和意义[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世清;;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及构建[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立;中德法治国家对话活跃[N];法制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吴兢;中德持续开展“法治国家对话”[N];人民日报;2009年

3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俞可平;毫不动摇地走向法治国家[N];北京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裴智勇 王比学 黄庆畅 秦佩华 崔鹏;昂首迈向法治国家[N];人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殷泓 王逸吟 整理;法治国家建设的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1年

6 沈峰;“程序治国”是法治国家的必然[N];法制日报;2010年

7 刘太刚;法治国家的“良法”背景[N];法制日报;2003年

8 本报高级记者 袁祥;法治国家的基础建设[N];光明日报;2008年

9 张魁兴;先“官”后“民”应成为法治顺序[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东南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李步云;法治国家的四大要素[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庆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推进法治国家进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韦昌平;中国法治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刘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探析与思考[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0年

4 於海梅;俄罗斯法院改革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曹文宏;哈耶克法治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华侨大学;2005年

6 郑金山;江泽民法治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刘海鹰;司法独立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田志坤;市民社会:私法文化生成的社会根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刘广;试论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D];湘潭大学;2005年

10 王霞;弘扬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47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47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0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