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概念的时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 法治中国 时代价值 法治国家 重要组成部分 法治建设 主体意识 政法工作 奋斗目标 发展模式 新概念 出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批示中,首次提出要把建设"法治中国"作为政法工作的奋斗目标之一。[1]"法治中国"这一新概念、新命题的提出,切合当下中国进一步推进法治的要求,体现了强烈的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主体意识,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Abstract]:On January 2013,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ruling by law China" should be one of the goals of political and legal work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national teleconference of political and legal work. [1] the new concept of "China ruled by law" and the new proposition are in line with the demand of China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at present. It embodies the strong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solving the actual problems in China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Dream. It i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sublimation of a country ruled by law, which has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time value.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批示中,首次提出要把建设“法治中国”作为政法工作的奋斗目标之一。[1]“法治中国”这一新概念、新命题的提出,切合当下中国进一步推进法治的要求,体现了强烈的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主体意识,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琪;;论和谐社会与法治[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主持人语[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蔡宝刚;论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时代价值[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2期
4 庄建平;;法治中国之内涵再认识[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5 陈建新;;创新的理论,辉煌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1期
6 班志鹏;;论邓小平法治思想若干问题[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7 于慧玲;;论法治中国对法律合理性刑罚目的之双重期待[J];法学论坛;2008年05期
8 庞凌;;法治化城市的内涵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穆丽霞;袁永林;;论我国乡土社会的法律信仰培育[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10 张倩;;乡土中国的终结与法治中国的建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曙光;;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赵刚;;中国法的现代化之机遇与挑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陈金钊;;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及其“合法性”理论问题研究[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黄亚妮;;儒家法律思想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王振国;;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昌泰;;董必武的法治国家观与新时期的依法治国[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7 唐卫星;;增强法治观念 提高执法水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龚恒超;;和谐视野下的社会利益失衡治理法治进路——基于董必武法律思想的精髓[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9 季长龙;;董必武的司法权威观与当下价值[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10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显明;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N];扬州日报;2010年
2 郑克文;依法治国结出的硕果[N];经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小菁;开启法治中国崭新篇章[N];解放军报;2011年
4 本报驻基辅记者 朱冬传;法治中国:开放+13亿人的首创精神[N];法制日报;2008年
5 记者 张宿堂 邹声文 张宗堂 贾楠;为法治中国的宏伟大厦奠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民盟四川省乐山市委委员、民盟市中区总支委员、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邹虹;法治建设构建平等和谐美好的社会[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廖文根;奠基法治中国[N];人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袁祥 王逸吟;成长中的法治中国[N];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马兴宇 袁祥 王逸吟;成长中的法治中国[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秦佩华 冀业 侯琳良;法律体系形成 法治中国提速[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岩;转型时期中国法治特点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陈立龙;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黄捷;论程序化法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辛博聪;现代法的博爱之维[D];吉林大学;2007年
6 叶立周;当代中国法律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祝庭显;民本与民主交织下的新中国法治之路[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王秉乾;论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文宏;哈耶克法治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华侨大学;2005年
2 蒋丽娜;中国当代法治建设与本土法律文化[D];江苏大学;2008年
3 刘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探析与思考[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0年
4 陶庆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推进法治国家进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珩;关于新中国五十年法治建设的历史考察及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宋文卓;论儒家思想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年
7 曹雪飞;我国现阶段法治建设中的法律移植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刘启明;论传统法律文化的流弊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影响[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9 刘志峰;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移植之路探析[D];山西大学;2007年
10 林梁效;法律实证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法治的启示[D];华侨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54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5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