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治文化视野下公民精神与品格的“自觉性生态”转型

发布时间:2018-01-27 03:39

  本文关键词: 法治中国 依法治国 公民精神 公民品格 法治文化 法治秩序 自觉性生态 出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并没有同步跟上,甚至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这就使得社会中涌动并日益高涨的公民诉求,不得不力图通过网络舆论、公共参与、民间自治、申诉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等方式来予以表达。它所反映出来的公民诉求和价值偏好,与国家的主导取向发生某种程度的游离、乃至冲突,并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民间涌动的"自发性生态",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后果。因此,就需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将公民精神与品格塑造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公民精神与品格的"自发性生态"走向"自觉性生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必要的动力和支撑。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more than 30 years ago, China's economy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but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have not kept pace with each other. Even uncoordinated situation, which makes the society surging and rising demands of citizens, have to strive through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civil autonomy, petition. Even mass events can be expressed in some ways. The citizens' demands and value preferences reflected by them have some degree of dissociation and even conflict with the dominant orient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more presents a folk surging "spontaneous ecology", which has brought some adverse consequenc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spiri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s decision on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uling of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in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regard the cultivation of civic spirit and character a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e of ruling by law. In order to make the "spontaneous ecology" of citizen's spirit and character go to "consciousness ecology", it provides the necessary power and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l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and "ruling by law" in an all-round way.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设法治国家的公民文化基础”(10AFX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0;D621.5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重大成就,这也使得中国快速而稳健地进入了世界经济主场。然而,政治体制改革、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并没有同步跟上,出现了某种不协调甚至矛盾。如果客观地观察中国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供给、网络反腐、民间治理、公民维权等诸领域(事件)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马长山;从主人意识走向公民意识——兼论法治条件下的角色意识转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2 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3 范忠信;;中华法系的亲伦精神——以西方法系的市民精神为参照系来认识[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4 张锡勤;中国20世纪初“国民”问题讨论述评[J];求是学刊;1994年01期

5 李金泽;中国人的关系意识与中国社会的法化[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2期

6 赫伯特 ,力文;儿童的道德教育[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01期

7 袁聚录;;论中国民主文化的理性化[J];学术论坛;2009年01期

8 高力克;五四伦理革命与公民精神[J];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9 马长山;;“法治中国”建设的转向与策略[J];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翠萍;法律基础课的科学定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李瑞君;;近十年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研究述要——基于CIKI期刊的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王康敏;;通过“法盲”的治理[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丁洁琳;;美国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事案的思考[J];比较法研究;2007年05期

5 邓琦;;区域法治文化建设的无锡模式借鉴[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7期

6 冯贞;;公民意识与现代社会[J];才智;2010年05期

7 杨汉国;;论公民意识的法治价值[J];长白学刊;2010年03期

8 夏自军;;论“让人民更有尊严地生活”[J];长白学刊;2010年06期

9 徐丽枝;;略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张国锋;;我国公民法律素质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分析[J];沧桑;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孙育玮;胡志民;陈川;袁军;施延亮;费长山;武玉红;;“上海市民法律意识调查”课题总报告[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3 王佐龙;;少数民族公民意识与藏区治理的文化路径[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4 周雨;;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问题探析[A];第五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4 夏泽祥;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朱凤义;转型中国法律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立龙;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芳;当前我国高校公民素质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乙廷;“人肉搜索”涉及的道德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文元;论公民意识与法治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4 吕书杰;青年公民意识培育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郭渊;法治意识视角探析中国法治建设[D];东华大学;2011年

6 石正涛;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D];河南大学;2011年

7 赵世芳;论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公民意识的培养[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凤莉;清代按察使司法职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阮晨欢;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公民意识的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世芳;试论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公民意识的培养[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迎法;西方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7期

2 钱再见;“理性化”——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江海学刊;2000年05期

3 徐崇利;市场经济与我国涉外经济立法导向[J];法学研究;1994年06期

4 顾培东;;中国法治的自主型进路[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5 张锡勤;中国20世纪初“国民”问题讨论述评[J];求是学刊;1994年01期

6 晏辉;社会转型与评价悖论[J];人文杂志;1997年03期

7 王忠武;论民主政治的社会功能及其建设方略[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J];社会学研究;1993年04期

9 季卫东;社会变迁与法制[J];社会学研究;1993年04期

10 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宁;;政府致歉可取 公民精神可贵[J];法治与社会;2012年05期

2 董敏志;政治文明与公民精神的依托关系[J];探索与争鸣;2004年01期

3 黎玉琴;;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公民精神[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5期

4 王哲;;培育公民精神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J];巢湖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被”字流行见证公民精神的成长[J];共产党员;2010年05期

6 何君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精神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张达明;;“公民精神”与“公权清明”的一次完美表演[J];杂文月刊(原创版);2009年08期

8 张元国;;公民精神:培育现代小区新型邻里关系的内涵[J];社区;2012年06期

9 曾珍宝;;论公民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张笑涛;;理性选择制度视野下的中国公民精神培育[J];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涛;“公民精神”的形成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张千帆 支振锋 傅达林 胡健 刘武俊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张千帆);回望2009,中国正在成长的公民精神[N];法制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永泰;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政府责任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王庆英;网络论坛中的公民精神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7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67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1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