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对中美食品安全法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食品安全 文化传统 国际食品贸易 SPS 出处:《人民论坛》2012年2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食品安全法体系是保障一国食品安全乃至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石。每个国家的食品安全体系都体现了一国文化传统,而各国食品安全法对于进口食品的迥异安全规制可能形成一定的贸易壁垒。为了防止触及SPS等规则,我国在食品安全法改革中要注意文化传统和消费者心理对食品安全制度带来不合理的规制层面的影响。
[Abstract]:Food safety law system is the cornerstone of a country's food safety and even the whole social stability. Each country's food safety system embodies a na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 However, the food safety law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may form certain trade barriers to the different safety regulations of imported food.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PS and other rules from being touched. In the reform of food safety law, our countr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tradition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on food safety system.
【作者单位】: 湖北经济学院法学系;
【分类号】:D971.2;D922.16;F203
【正文快照】: 一国文化传统对其法律的影响深远而难以琢磨。中美食品安全法比较就体现了这一点。各国的食品安全制度都基于同一出发点:保证国民“安全地吃”。文化内涵被灌输到人类作出选择判断的潜意识中。由于中美两国迥异的文化传统与饮食习惯,两国的消费者对怎样是“安全地吃”有着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墨;;食品安全法中十倍赔偿的案由确定和归责原则[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2 程成;;遭遇不安全食品 消费者索赔有特权[J];农民科技培训;2011年08期
3 王斐;;民间社会与法律秩序[J];民间法;2009年00期
4 王佳;黄相怀;;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中的贵族精神[J];学术界;2011年06期
5 高源;;传统礼治思想对现代法治构建的影响——兼议古代礼法之争[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6 王尔立;;一起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河豚鱼行政诉讼案的思考[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1年04期
7 罗静;;族刑源由论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8 夏广秀;;中美法定继承制度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9 李虹;;整合藏族地区多元化法律制度的理念基础[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王晶宇;;法律文化的新生——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家力;于正原;;337条款背后的思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2 韩荣培;;水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加丰;重视制度背后的文化传统[N];解放日报;2011年
2 王莹 郑仪;商家销售假酒 消费者有权要求十倍赔偿[N];江苏法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戚文;食品摊贩是不是食品经营者[N];丹东日报;2010年
4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马红漫;“果冻悲剧”何时能不再重演[N];东方早报;2007年
5 喻中;文化的法律意义[N];检察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梁东江 通讯员 孔德雨 于荣荣;消费者较真 索要10倍赔偿金[N];广西法治日报;2011年
7 薛刚凌;论实体法治与程序法治[N];法制日报;2007年
8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肖建华;正确看待程序[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蔡海波;从“私了”看我国习惯法的现实意义[N];法制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文川;宗教与法治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立武;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宪法权利保障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陶焘;法律变迁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高昂;论英国文化传统对普通法精神的塑造[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叶森;论儒家文化传统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4 鲁楠;现代法律的道德向度与伦理向度[D];清华大学;2007年
5 倪诗锋;中英成文法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柳洁;论公民权利意识[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翠梅;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与现实的联结[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吴一裕;论社会变迁中法律传统的发展[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朱伟东;尼日利亚仲裁制度初探[D];湘潭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69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6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