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权利:法律如何处理人的尊严问题
本文关键词: 尊严 权利 共通价值 可接受性 出处:《河北法学》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期通过网络引起社会轰动的诸案件,其关键皆在于尊严冲突。尊严冲突是导致几乎所有纠纷的基本原因。法律处理尊严冲突时存在两个基本标准:普遍的可接受性和双方的可接受性,调解机制在维护双方尊严上有利有弊。法律处理尊严冲突的有效性条件在于存在社会共通价值并在个案中具备灵活性。网络媒体的兴起加剧了处理冲突的难度,也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Abstract]:Recent cases that have caused a social sensat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The key lies in the conflict of dignity. The conflict of dignity is the basic cause of almost all disputes. There are two basic criteria in dealing with the conflict of dignity in the law: universal accepta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of both sides. Mediation mechanism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safeguarding the dignity of both sides. The effective condition of the law to deal with the conflict of dignity lies in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common value and flexibility in the case. The rise of network media exacerbates the difficulty of dealing with the conflict. It also provides a favorable opportunity.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05
【正文快照】: 一、尊严的漩涡借助网络媒体,近年一些案件引发大众围观和争议。以药家鑫案为例,自始至终受到公众的强烈关注,“从专家的‘激情杀人论’到五教授联名上书‘刀下留人’,从西安音乐学院学生集体为药家鑫请愿到院方拥护法院判决,从高晓松发表微博称‘音乐界将不接受西安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甘绍平;什么是优雅社会——读马伽利特的《尊严的政治》[J];道德与文明;2002年01期
2 周治华;;罗尔斯的自尊概念:一个政治哲学史的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明会;对一起权利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履行案的法理分析[J];人民司法;2001年09期
2 蔡宝刚;;善待权利与法律信仰——文本释解与现实启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夏华;;法学上的权利和自由论[J];当代法学;1990年03期
4 本刊编辑部;;关于尊严——权利若坚实,尊严自然来[J];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09期
5 张杰鸿;;法为悦己者闻——由“彭宇”案想到的[J];法制与社会;2010年09期
6 许康;植物人特丽·夏沃安乐死之法学分析[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年03期
7 王哲;;一元钱官司背后的思考[J];先锋队;2006年20期
8 郭道晖;;论义务及其与权利的本质关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申卫星;;溯源求本道“权利”[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5期
10 张美玲;;法律论证中的“可接受性”[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恒超;;提高司法判决可接受性需要更多“揆情度理”——学习董必武法学思想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张继成;;法律论证的四个基本前提[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武宏志;;法律逻辑的两个基本问题:论证结构和论证型式[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员娇;胡伟;;董必武群众路线司法观的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6 王洪;;法律推理与法律逻辑——兼评道义逻辑的冯·莱特系统和安德森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7 万平;;协调性论证研究[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沈海风;;个案裁判中司法正义的实现[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熊明辉;;从法律论证到诉讼论证——谈谈法律论证逻辑研究对象的转变[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缪四平;;批判性思维与法律逻辑(全文)[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教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李满奎;加拿大:征收不得降低权利人生活标准[N];法制日报;2010年
2 记者 邹韧;刺绣《贵妃醉酒》被仿冒权利人维权获赔1.6万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袁定波;平衡权利人和公众利益有点难[N];法制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朝书;五年积案终于案结事了[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5 顾雪红;尽供养义务单位能否主张权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6 顾雪红;尽供养义务单位能否主张权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7 顾雪红;尽供养义务单位能否主张权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8 顾雪红;尽供养义务单位能否主张权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9 顾雪红;尽供养义务单位能否主张权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10 顾雪红;尽供养义务单位能否主张权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金木;判决可接受性的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孙光宁;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个分析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3 郑智航;论法律内在逻辑的基调演变[D];吉林大学;2010年
4 范振国;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与限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邹琳;英国专利制度发展史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蒋红莲;商业秘密法律救济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李鑫;法律原则适用的方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林;裁判可接受性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刘蕾;论判决的可接受性[D];厦门大学;2008年
4 孙光宁;可接受性理论研究—走向开放的法律方法[D];山东大学;2007年
5 刘雯;美国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及对我国的借鉴[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傅晓;法律论证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7 张蓉;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傅佳茵;开放源代码软件及其许可证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孙巍;论法律文件英汉翻译之误解[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黄亮;网络虚拟物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77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7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