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威尔士州《环境犯罪与惩治法》的立法特色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 生态文明 刑事控制 环境刑事特别法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世界各国的环境刑事特别立法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环境犯罪与惩治法》极富特色。其所规定的环境犯罪、环境犯罪抗辩事由、环境刑事诉讼程序、环境刑罚辅助措施、影响量刑的事项、刑法控制污染的其他配套措施等内容针对性较强,值得我国借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应加大刑事治污力度,借鉴新南威尔士州《环境犯罪与惩治法》的立法经验,制定专门的《环境犯罪惩治法》。
[Abstract]:In the special legislation of environmental criminal law in the world, the Environmental Crime and punishment Act of New South Wales of Australia is very characteristic. It provides the environmental crime, the defense of the environmental crime, the environmental criminal procedure. Environmental penalty auxiliary measures, matters affecting sentencing, other supporting measures to control pollution in criminal law are more targeted and worthy of our country's refer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ur country should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criminal pollution control. Based on the legislative experi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crimes and punishment Act in New South Wales, a special Environmental crimes punishment Act was formulated.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证明研究”(10BFX044)
【分类号】:D961.1;DD91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污染的法律控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除了行政法上的严格治理,刑事手段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从刑事手段控制污染的模式上看,既有英美等国将环境犯罪规定在行政法中的行政刑法模式,也有德国、俄罗斯、我国等将污染环境犯罪规定在刑法中的刑法典模式,还有日本、韩国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倩倩;;重观“天人合一”构建生态文明[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胡素清;;在生态文明的语境下解读生产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1期
3 申瑞平;;脚踏实地干实事 引领群众奔小康——涉县木井乡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J];党史博采(纪实);2007年05期
4 ;博学新知[J];今日浙江;2007年10期
5 张多来;黄秋生;;“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意义[J];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23期
6 小约翰·柯布;李义天;;文明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6期
7 克利福德·科布;王韬洋;;迈向生态文明的实践步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6期
8 王健;;论建设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路径[J];理论前沿;2007年24期
9 刘助仁;;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J];唯实;2008年01期
10 王慕镇;;论人类从“自然之子”到“自然主人”的嬗变——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与出路[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如松;刘晶茹;;复合生态与生态文明[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2 纪艳彬;;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张明国;;生态文明的技术哲学视阈[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建胜;;简论生态文明立法[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5 宁清同;;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法治的支撑[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6 王蓉;;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7 王景福;;沿着低碳之路 走向生态文明[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8 文祯中;;生态文明与黄河流域生态建设[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9 孙芬;;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洱源县委书记 许云川;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N];大理日报(汉);2008年
2 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 黄波;秉持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建设生态北碚[N];重庆日报;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杨通进;生态公民: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N];光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鲜晓荻;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心灵[N];贵阳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龙谷;弥勒稳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N];红河日报;2008年
6 记者 周华俊邋鄢鸣;龙泉3.5万名学生成为“生态文明”传播使者[N];丽水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宏平;生态文明:论坛聚焦的大课题[N];四川日报;2008年
8 王克鹏 宗禾;突出生态文明主题 加快推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N];淄博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周静邋实习生 季节 段成柱;第八届中国经济论坛闭幕[N];贵州日报;2008年
10 中共珠海市委政研室 黄洪波;生态文明与珠海发展道路的选择[N];珠海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态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余维海;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会齐;环境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6 崔达;全球环境问题与当代国际政治[D];苏州大学;2008年
7 张鹏;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8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薛为昶;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离分与复归[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奇;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3 李春红;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4 罗晓娜;生态文明素养测评体系的构建与检验[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刘玉保;生态小城镇环境建设现状研究以锦城街道为例谈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建设[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任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谷体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陈光宇;试论生态文明的主体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戴凤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建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10 秦小钢;绿色北京建设理论内涵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86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86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