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我国古代的判词说理

发布时间:2018-02-03 08:14

  本文关键词: 古代判词 原则 根据 标准 形式 功能 出处:《理论探索》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法理层面看,我国古代判词说理体现出这样的特征:说理的原则要以礼率律,迭相为用;说理的根据要断狱必贵引经,其后乃有判词;说理的标准要情贵推原,理当依据,法宜按定;说理的形式要文理兼具,因词厚情;说理的功能要承流宣化,寓教于判。
[Abstract]:From the legal point of view, the ancient judgment theory of our country embodies such characteristics: the principle of reason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aw of ritual rate, overlapping for the use; The reasoning is based on the quoting of the Sutra in prison, followed by a judgment; The standard of reasoning should be reasonable and reasonable, and the law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law. The form of reasoning should be both literary and scientific, because of the thick feelings of ci; The function of reaso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rough propaganda, and teaching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judgment.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诉讼制度变革与诉讼文化的关联性研究”(11BFX132),负责人李麒
【分类号】:D929
【正文快照】: 判文又称判词、判犊,是古代司法官吏断案决狱、判别曲直的裁决文书。既然是对狱讼的裁决与判断,一定有其依据。因此,裁判的依据是与裁判相随而生的,有判词,就有裁判理由。《宋会要辑稿·刑法三·诉讼》中称“:官司须具情与法,叙述定夺因依,谓之断由。“”因依”即原由、理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中礼;;论中国古代判词中的修辞论证[J];时代法学;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正——从档案统计的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李相森;;包公断案中的个性因素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任志强;;明清时期坟茔的纷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郑德新;“法的起源”不等于“法意识的起源”——兼论关于“法的起源”争论的误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李凤鸣,王为东;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郑小春;;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从徽州讼费帐单谈起[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10 姚e,

本文编号:1486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86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3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