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社会管理法治的系统性结构及其实践进路

发布时间:2018-04-12 15:28

  本文选题:社会管理 + 法治 ; 参考:《江海学刊》2013年06期


【摘要】:社会管理法治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无疑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面向,社会管理法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系统性结构需要建立在系统认知的基础上,它包含了社会管理法治的意识、制度和行为三大要素系统,遵循着系统与整体、民主与开放、特殊与普适、静态与动态、可达与操作的实践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社会管理法治的实践进路。
[Abstract]:The rule of law in social management is undoubtedl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aspect in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is at the level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r practical operation. The rule of law in social managemen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Its systematic structure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cognition. It includes the consciousness, system and behavior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the rule of law, following the system and the whole, democracy and openness, special and universal, static and dynamic.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al principle of accessibility and oper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al approach of social management by law.
【作者单位】: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
【分类号】:D920.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范德安;;底线伦理与权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翟继光;;论经济法的运行机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侯艳芳;;治理商业贿赂:深度、限度、力度与广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吴宁;;权利的价值追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胡智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透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莫湘益;论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扩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许思义;;对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再认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文艾;;检察机关派员列席审委会制度的反思与建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牛可;;早期冷战中美国的国家建设[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7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曹明德;王凤远;;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库区水源区(河南部分)为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胡耘通;;矿产资源规划的法治维度[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玉泾;我国司法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廉;;政治文明与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J];宁夏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2 易泽艳;唐绍洪;;法治视角下的权力制约机制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侯志伟;;关于舆论监督法制化途径的探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乐思;;实现法治化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重要任务——访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余能斌[J];学习与实践;1996年04期

5 胡永广;;法律监督的法治化问题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张志铭:法治是国家和社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J];中国司法;2007年02期

7 范毅;;依法执政与党的执政方式的法治化[J];求索;2007年06期

8 黄良进;曹立锋;;英国政府绩效评估法治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9 廖静怡;;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保障机制建设[J];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06期

10 张雪筠,王志强;法治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然走向[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德国法治的几点认识和感想[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金凯;;董必武法学思想与创新社会管理[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3 曾代伟;盛波;;民主政治的法治化轨道——论董必武的民主法制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4 王艳宁;;论董必武的行政法治思想与创新社会管理[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5 孙丽岩;;“依法办事”是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环境的根本——董必武“依法办事”思想的时代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6 李曙光;;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7 张继宗;娄海玲;;民主法治: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和基础[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留澜;李书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永杰;;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程序与社会正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10 张朝霞;;论地方立法如何促进法治政府的实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智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西南政法大学 郑晓均;创新社会管理与法律建设[N];光明日报;2011年

3 刘杰;中国法学界的首次盛会[N];法制日报;2007年

4 本报编辑部;2008,法治步履更加铿锵[N];法治快报;2008年

5 ;社会管理创新不能脱离法治语境[N];中国企业报;2011年

6 徐邦友;地方法治化的实践[N];学习时报;2009年

7 盛大林;法律与道德之间不需要“垫片”[N];检察日报;2010年

8 记者 张亮;张穹委员:完善社会管理须提升法治水平[N];法制日报;2011年

9 本报评论员;法治是创新社会管理之基[N];法制日报;2011年

10 黄小伟;法治化是信任重建之基[N];经济观察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黄捷;论程序化法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梁木生;内生于市场的法治建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陈立龙;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唐德先;当代中国政府法制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蒋先福;法治的合理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邱晓里;民主实现的法治机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历史进程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杨沛川;论良法与良吏[D];重庆大学;2005年

3 邵文娟;中国法治化制约因素的理性思考[D];郑州大学;2003年

4 刘洋;社会管理创新的法理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冯永强;通过法律的社会管理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江泽杭;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08年

7 白玉博;依法治市理论与实践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王奇才;全球治理法治化[D];吉林大学;2006年

9 谷欣;公民法律意识与信访制度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吴晓燕;日本循环型社会管理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40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40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2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