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司法治理初探
本文选题:司法治理 + 中西差异 ; 参考:《河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摘要】:晋察冀边区是一个拥有高度法律自治权的地方根据地,为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边区领导人在原则性地秉承法律历史渊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革命理论的基本精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克服立法困境,在司法上大胆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治理型的司法道路。 本文从晋察冀边区司法史料入手,在回顾边区司法系统的建立、梳理边区司法制度的渊源、分析边区司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共产党人社会理想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旧司法的改造以及建立治理型司法模式的努力,介绍了边区司法人员构成及其工作状况等客观情况,阐述了司法治理的内容和形式。司法治理强调民众的普遍参与,重视司法官灵活适用法律,提倡判决考虑社会和群众反映,在尊重群众公正性判断的基础上推动社会进步。它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对民众正义观的理解和对民族理想的尊重,于今日的司法工作依然有着积极的影响。
[Abstract]:The Shanxi-Cha-Hebei Border region is a local base area with a high degree of legal autonomy.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a difficult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w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leaders of the Border region,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law in principle, Using the basic spirit of revolutionary theory flexibly,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region,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legislation,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in judicature boldly, we have found a way of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judicial historical data of the Jin-Cha-Ji Border region,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n the Border region, combing the origin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n the Border region, and analyz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n the Border region, starting from the angle of the social ideal of the Communist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form of the old judicature and the efforts to establish the governance-type judicial model,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judicial personnel in the border area and its working condition, and expounds the contents and forms of the judicial governance. Judicial governance emphasizes the general participation of the peopl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by the magistrates, advocates that the judgment should consider the society and the masses' reflection, and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the fair judgment of the masses. Its humanistic concer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public justice and respect for national ideals st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judicial work today.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9;D926;K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利江;;论抗日战争时期党建的历程、特点及基本经验——以晋察冀边区为例[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2 王建府;;晋察冀边区的无冕“宪法”——《双十纲领》[J];党史博采(理论);2011年08期
3 李娥妮;;战地学文化[J];北京支部生活;2011年07期
4 陈先义;;启事谈往可鉴今[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5 何涛;;堂上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创作地[J];工会博览(下旬刊);2011年06期
6 邱鸿伟;;深山里飞出不朽的歌[J];北京观察;2011年07期
7 张桂山;;党在陕甘边根据地执政实践及现实启示[J];社科纵横;2011年08期
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支部建设[J];党的建设;2010年03期
9 刘继兴;;王明与张国焘的两次较量[J];旅游时代;2011年03期
10 韩晓莉;;抗战时期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戏剧运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茗;;略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居之芬;;统一战线和民主政治的盛会——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初探[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3 李成瑞;;一声梅娘曲 双泪落君前——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杂忆之四[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安子;;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发行的公债[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朱伟民;;浅析张家口城门图汇兑印纸[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3期(邮票上的长城——长城集邮专刊)[C];2010年
6 张希坡;;“执政为民”——山西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读《董必武选集》在抗战时期的几篇文章[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7 张志永;;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化战初探[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甄生枝;张若筠;;陕甘宁边区政府查禁烟毒档案史料简评[A];第二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朱泽;;宝剑锋从磨砺出——忆到华中分局社会部受训及其实践[A];老兵话当年(第十辑)[C];2006年
10 春杨;;人民调解是人民司法的重要补充——读华北人民政府《关于民间纠纷调解的决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孟秀敏;平生惟有赤子心[N];中国财经报;2009年
2 记者 贾辉;王宪魁会见俄哈巴边区政府副主席[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杨扬 组稿;边区政府在邯郸[N];邯郸日报;2011年
4 记者 英涛;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二期工程隆重奠基[N];保定日报;2009年
5 王蕾;历史不容忘记[N];中国审计报;2011年
6 首席记者 申子正;“绥—波”互市贸易合作有新进展[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7 刘汉承;红色藏品也有李鬼[N];中国商报;2006年
8 程斌;“这是我们的责任”[N];中华建筑报;2009年
9 仝静海;《晋察冀边区革命史编年》出版发行[N];河北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孙佳薇;孙尧会见俄罗斯客人[N];黑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霍雅琴;陕甘宁边区政府体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魏鹏娟;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与理论创新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张炜达;陕甘宁边区法制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贺永泰;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系统研究:1941-1954年[D];复旦大学;2011年
6 何德廷;抗日根据地肃奸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双进;中共革命下的乡村金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隆文;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县级政府管理研究(1937-1945)[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佳;晋察冀边区司法治理初探[D];河北大学;2009年
2 侯永乐;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赵倩;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文芳;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科书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微;抗日战争时期党对晋察冀边区民众的宣传动员工作[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尹红健;晋察冀边区的禁烟禁毒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张新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贪污法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8 李凤伟;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教育述论[D];河北大学;2004年
9 梁丽辉;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张洪芳;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粮食贸易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88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8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