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历程及经验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历程 ; 参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历程不仅应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而且必须追溯到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法律制度建设,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历程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大阶段:即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法律体系建设;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的法律体系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1年年初的法律体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的法制建设经验:法制建设必须体现时代精神;法制建设必须以理念建设为前导;只有在行动中才可能促进法制建设的成功。
[Abstract]: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traced back not only to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but also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in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Thus,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in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perio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ll build a legal system by the beginning of 2011.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leg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in legal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must embody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must be guid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ideas; Only in action can we promote the success of legal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宣传部;
【分类号】:D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武树臣;三十年的评说——“阶级本位·政策法”时代的法律文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王洪波;李颖;;社群与个人孰先孰后?——对社群主义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性原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王浩斌;;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及其表现样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明水;;关于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防止腐败滋生的对策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李猛;;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对两种文化的融合[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5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权政;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雷;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拉萨;网络空间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春鹰;;为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努力做好立法工作[J];中国人大;2010年19期
2 徐显明;;形成法律体系的经验弥足珍贵[J];法制资讯;2011年06期
3 ;“转型中的法律体系: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11期
4 法言;;形成法律体系的基本经验——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四)[J];中国人大;2011年14期
5 杨士泰;;新中国民主法治的历程与经验探析[J];河北法学;2010年06期
6 李玉荣;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2期
7 法言;;判断法律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二)[J];中国人大;2011年12期
8 王兆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关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J];中国人大;2010年22期
9 王腊生;;地方立法要适时转型[J];中国人大;2010年22期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 吴邦国发表重要讲话[J];中国人大;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孙乃会;法律体系建设还要不断完善[N];农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晓林 李有军;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张 莉;浅议人权制度化历程及其有限性[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本报评论员;弥足珍贵的经验[N];人民日报;2011年
5 鞍山市委党校 马慧;推进依法行政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N];鞍山日报 ;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金豪男;党在延边地区司法建设历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2 张平;人类本性与法律秩序[D];苏州大学;2005年
3 叶亮;20世纪30年代川陕革命根据地法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施祖斌;何为经验?何为逻辑?[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郑贤刚;英美法学教育实践性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韩威;1949—1956: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范慧;论邓小平的依法治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常春;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认;完善我国纳税人知情权立法的若干建议[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799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9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