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王老吉”商标纷争案评析
本文选题:合则两利 + 分则 ; 参考:《法律适用》2013年06期
【摘要】:正商标的基本功能在于识别商品或服务的来源,这种识别性来自于长期的使用,正是这种长期使用在商品与商标之间建立的独一无二的联系成为商标权得以存在的根本依据。基于这种理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商标都不能单独进行转让,因而必须与其相关的商品或服务业务一并转让,商标许可更是不被允许。随着商标功能的扩张和消费市场的发达,商标逐渐被理解成一种独立的财产,商标权也成为一种财产权,商誉的概念也应运而
[Abstract]:The basic function of positive trademark is to identify the origin of goods or services, which comes from the long-term use. It is this uniqu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ods and trademarks that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basis for the existence of trademark rights. For this reason, for a long time, trademarks cannot be assigned separately, and therefore must be assigned together with their related goods or services, and trademark licenses are not permitt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trademark fun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 market, trademark is gradually understood as a kind of independent property, trademark right becomes a kind of property right, and the concept of goodwill should also be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重庆市梁平县人民法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FX045)《“反假冒贸易协定”背景下我国商标制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5;D92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熊文聪;;司法裁量中的价值取舍与修辞技艺——以著作权法为例证[J];知识产权;2012年11期
2 陶鑫良;张冬梅;;被许可使用“后发商誉”及其移植的知识产权探析[J];知识产权;2012年12期
3 李扬;;究竟谁动了谁的奶酪——加多宝与广药之争案评析[J];知识产权;2012年12期
4 段芸蕾;谢晓尧;;广告语:短句中的法律复杂性[J];知识产权;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雨峰;;思想/表达二分法的检讨[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郭泽强;张高洁;;反思刑事和解制度[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3 柯华庆;格式合同的经济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4年05期
4 闫海;;表达自由、媒体近用权与政府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5 胡成建;;法经济学视野下的经济犯罪[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胡长兵;陈培秀;;行为法律经济学:新知还是旧论——波斯纳与桑斯坦等的论战及其意义[J];财贸研究;2009年02期
7 廖明,谢俊;经济分析法学简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庄雪娉;;法官在司法裁判中的情感状态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时飞;;当代中国法学知识内在进路的缺陷与重构——黄碟案的启示之一[J];研究生法学;2003年04期
10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J];朝阳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Ⅰ)——面对许霆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Ⅱ)——面对梁丽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柯华庆;;科斯命题的逻辑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3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吕洪民;中国陪审制度的困境与重生[D];吉林大学;2011年
7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冯引如;萨维尼评传[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李剑;搭鲁:法律和经济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行;著作权集体管理收费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齐霁;反洗钱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晓;诉讼主张之证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刘佳佳;论物证在刑事审判中的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宋怡璇;论规制商业性言论之界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姚一男;《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减损义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郭s,
本文编号:1877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7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