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少数民族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治化改造

发布时间:2018-05-18 04:06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 +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 参考:《思想战线》2015年02期


【摘要】:一个民族的法治现代化,必然要求对其特有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国家法治化层面的改造,这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和进步的需要。这种改造应当是在国家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标准下,通过尽可能多的路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克服民族地区的二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实现少数民族程序习惯法向国家程序法的融合与转变,促进民族地区统一的法治建设。
[Abstract]:The modernization of a nation's rule of law inevitably requires the reform of its unique civil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at the level of national rule of law, which is the need for a nation to move towards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This refor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tandard of national civil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through as many ways as possible to remove its dross and extract its essenc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ual civil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n ethnic areas. To realize the fusion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customary law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procedure to the law of national procedure, and to promote the unified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minority area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西昌学院思政部;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基础部;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区域自治县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JCSF2013-02)
【分类号】:D9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巫洪才;;少数民族民事习惯法治化的路径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2 罗干;;政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J];求是;2007年03期

3 王启梁,张晓辉;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中的人权问题——法人类学的一项尝试研究[J];思想战线;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狄世深;;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性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李盛新;;对新形势下稳定观的若干思考[J];才智;2009年03期

3 王赐江;;群体性事件类型化及发展趋向[J];长江论坛;2010年04期

4 郝继明;;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关键着力点[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司琳;;经济法对利益冲突的平衡与协调[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汪劲;;中国环境法治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吴泽勇;;群体性纠纷的构成与法院司法政策的选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8 公丕祥;;挑战与回应: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的时代思考[J];法律适用;2009年01期

9 顾功耘;;略论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法学;2007年03期

10 李拥军;;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出路——基于陪审复兴背后的思考[J];法学;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涛;陈秉聪;范文;;社会矛盾转化实证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蒋宪平;;试论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马章民;;宪法颁布三十年来刑法理念的发展[A];第三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夏红;无效刑事诉讼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岳永杰;海南黎族打柴舞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罗正副;调适与演进: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D];厦门大学;2009年

5 李微;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平;问责权法治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陈林;推定信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何春龙;“和平演变”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弈[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邹焕梅;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自身建设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民俗习惯在我国审判中运用的调查报告[J];法律适用;2008年05期

2 诸国本;民族医药与西部开发[J];前进论坛;2001年10期

3 罗干;;政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J];求是;2007年03期

4 谢晖;;论民间规范司法适用的前提和场域[J];法学论坛;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简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范倩兰;张邦铺;;考察与反思我国农村民事纠纷解决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8期

3 梁开银;;现代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民事纠纷解决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6期

4 许红霞;;审判内外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关系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5 陆晓芳;;再议我国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6 胡谦;;中人调处与清代民事纠纷解决[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刘成安;;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之法理探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8 张镭;;传统中国基层民事纠纷解决中的习惯与法律[J];学习与探索;2009年01期

9 刘行玉;;转型期民事纠纷解决的价值取向[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2期

10 哈书菊;;论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J];学术交流;2010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洁 记者 吕欣;我市建立民事纠纷解决机制[N];遵义日报;2010年

2 记者 倪晓;涉农案件当日立案[N];法制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陈永辉;最高人民法院发出文件要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司法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文;村民间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考察[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引;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3 李琴;清代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石永;论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赵希;论村规民约之民事纠纷解决功能[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琪;我国农村民事纠纷解决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勇;侗族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杨菁;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王凤;论调解与审判的整合:和谐社会民事纠纷解决的基石[D];重庆大学;2007年

10 秦思思;台湾地区多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04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04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