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保护的法理基础
本文选题:电子信息 + 公民个人 ; 参考:《法律适用》2013年08期
【摘要】:正编辑提示:网络环境的复杂性、高技术性给相关信息保护带来很多难题,纠纷日益增加。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标示着我国对相关权利保护的重视进一步加强。本期特别策划约请专家、资深法官撰文,对网络信息保护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网络信息传播进入规范化发展轨道提供些许借鉴。
[Abstract]:Editor's tip: the complexity of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igh technology to the protection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brought a lot of difficulties, On December 28, 2012, the 30th meeting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Elev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dopted the decis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our count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relevant rights. This issue specially plans to invite the expert, the senior judge to write the article,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to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protection question, hop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o enter the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orbit.
【作者单位】: 中俄人文合作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0;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泽鉴;;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中)[J];比较法研究;2009年01期
2 张璐;;论隐私权的内涵[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3 齐爱民;;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J];河北法学;2008年04期
4 汤擎;试论个人数据与相关的法律关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杨立新,袁雪石;论人格权请求权[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6 刘德良;;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7 齐爱民;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尤佳;;论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保护——以对人肉搜索行为的民法规制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李明发,宋世俊;著作人身权转让质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韩晨旭;试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和法律平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行燕舞;论反不正当竞争请求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林晓权;;论共同隐私的民法保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祝建军;;德国法对人格标识商业化利用的规制[J];中华商标;2008年09期
8 祝建军;;美国对人格标识商业化利用的规制[J];中华商标;2008年12期
9 潘伟;;公众人物姓名商标限制注册问题研究[J];中华商标;2010年10期
10 杨军;论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的缺陷与修正[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丽莉;;从范曾名誉权案看名誉侵权的构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刘永;;隐私权是什么?[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崔雪丽;;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邓志;;政府信息公开与反公开的冲突及其消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姚茂国;;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国家赔偿中的立法必要[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李升元;;我国个人信息档案的隐私权保护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肖登辉;;行政法视野中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与行政信息公开法的关系[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冯果;;由封闭走向公开——关于商事信用的若干理论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10 宋鹏;王有凯;;网络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探讨[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鑫;法律原则适用的方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赵大全;公共财政的公共性与透明度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魏飞;美术作品交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8 潘牧天;民事诉权滥用的侵权责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齐恩平;业主权的释义与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张振亮;大众传播传者社会权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霍慧超;论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晓郛;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体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宜群;论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锋;人格权请求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t,
本文编号:1918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1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