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党的十八大对法制教育目标要求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8-06-09 11:04

  本文选题:中国共产党 + 法制教育 ; 参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法制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也包含着对法制教育的探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培养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要求,这既是对过去法制教育经验的总结,也是目前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对全社会法治理想的期待。当前法制教育的着力点可以从各级领导干部着手,通过在思想认识上不断强化运用法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育内容上丰富法律知识素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育以及加强法治方式的实践运用几方面来逐步养成法治思维,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bstract]:Legal education is a basic proje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CPC also includes the exploration of leg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leading the people to explore and build a socialist country ruled by law. The report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raining leading cadres to use the thinking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way of rule of law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is is not only a summary of the past experience of legal education, but also a way to resolv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t present. The need to maintain long-term st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is also the expectation of the ideal of ruling by law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t present, the focus of legal education can be started from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 and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the rule of law can be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through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s of education enrich the cultivation of legal literacy and socialist concept of rule of law and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way of rule of law to gradually cultivate the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using the thinking of rule of law and the way of rule of law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峡大学法学院;
【基金】: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国60年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基本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09JZD0003)
【分类号】:D9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姜明安;;再论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2 郑成良;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3 罗志坚;万高隆;;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J];求实;2012年08期

4 欧阳庆芳;赵伟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法制教育的基本经验[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1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山东大学校长 徐显明;[N];光明日报;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琴;执政党依法执政能力的概念解析及其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聂小明;;论法律思维方式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葛磊;;论犯罪构成要件事实认定的基本方法——以法律思维方式为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李恒广;;论电大开放教育法科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建构[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张建华;;关于说明理由义务[J];北京仲裁;2011年02期

7 陈君;;法律本科教育中的法律思维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王国龙;;从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J];边缘法学论坛;2006年01期

9 崔卓兰;卢护锋;;建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10 王毓南;;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陈富国;;伦理视野下的法学教育探析[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薄晓波;冯嘉;;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法律化——兼谈法律思维的作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俊明;;法律思维的转型与法治建设[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印大双;;论现代法治理念语境下的警察法律思维[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8 于立深;;行政立法中的事实问题[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赵宁;;检察官法律思维研究[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10 王国宏;;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济环;标准与专利的融合、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玄;中国业主维权运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忠野;公司治理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云鹏;刑事推定论[D];吉林大学;2007年

7 辛博聪;现代法的博爱之维[D];吉林大学;2007年

8 顾学松;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9 高淑贞;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孙记;现代刑事诉讼结构论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丽梅;我国行政复议和解制度的具体设计[D];湘潭大学;2010年

3 梁继伟;法律方法在公安机关侦办邪教类案件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春莹;中国内地与香港结婚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可欣;我国授权行政立法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春英;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田保军;“公司社会责任”之权利品质及践行[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傅麟;论社会主义法律解释体制的完善与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存真;论我国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性[D];江南大学;2011年

10 冯伟;从认知冲突导向话语同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成良;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兵;[N];安徽日报;2005年

2 苗苗;[N];人民日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元初;;结合企业实际把法制教育搞深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9年07期

2 尹如琴;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J];广西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3 郭文信;人大要积极推进法制教育[J];海南人大;2002年11期

4 赵强;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法律意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傅亚斌;;农村法制教育亟待加强[J];现代法学;1984年03期

6 C·阿库洛夫;张勤书;;苏联青年法制教育的新形式——学生法制教育中非教学形式的运用[J];当代青年研究;1985年05期

7 ;从抓典型入手搞好法制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6年03期

8 文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复习[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9年03期

9 戴建庭;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1期

10 冷继林;当上法制副校长之后[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洪亮;;办好“法轮功”人员法制教育学习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全国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朱东明;陶升华;;当前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3 柏宏媛;张建国;;浅析现代高校的法制教育[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李永进;;充分发挥“五老”作用 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河北省关工委法制教育工作的几点做法[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7年

5 ;法制教育避虚就实 大爱无类构建和谐[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7年

6 王锦荣;;浅谈学校法制教育与礼仪教育[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袁秉达;;红色的旅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规律性认识[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8 龚廷泰;;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法哲学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9 李东朗;;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外交活动[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10 张明军;;关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理性思考[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兴义市桔山办锅底塘小学 周泽萍;班主任如何加强法制教育[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周莉;陕西省司法厅加强校园法制教育[N];西部法制报;2010年

3 杜文梅;加强法制教育 促进全面发展[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焦新;法制教育要与学科有机融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吴安;强化法制教育 建设健康校园[N];江苏法制报;2006年

6 樊令君;依法治校育新苗[N];江苏法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潘从武;每市县至少建一个法制教育基地[N];法制日报;2009年

8 贺广明 杨中安;厚德中明法 守法中成长[N];江苏法制报;2010年

9 王雄 谢益民 本报记者 郭宏鹏;主课堂渗透法制教育[N];法制日报;2005年

10 侯新宇 鲍志鸿;烟台九中法制教育效果明显[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曙新;探索中的双重变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思源;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3 林松柏;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敬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吕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国家统一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文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中间势力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建民;华北人民政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树彬;毛泽东个人崇拜现象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周韬;南京国民政府文化建设研究(1927-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东坡;邓小平江泽民法治思想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高贺;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李守宏;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贾丽敏;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传民;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邓玲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刚;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发展私营经济问题的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林雪松;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完善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葛晋平;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成功实践[D];山西大学;2008年

10 刘长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99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99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1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