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对民生法律的启示
本文选题:文化多样性 + 民生法律 ; 参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摘要】:文化多样性范式具有多视角、开放、包容的优点。文化多样性既是民生选择权、民生参与权实现的条件,也是保持经济与社会稳定的条件。保护传统文化既是文化发展的多向性、继承性、连续性的要求,也是正义原则的要求。克制现代文化的盲目扩张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保护传统文化应当采取概括与列举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对未列入保护目录的文化类型也要加以保护。法律应当从体现单一文化目标向体现多元文化转变。
[Abstract]:The paradigm of cultural diversity has the advantages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openness and tolerance. Cultural diversity is not only the right to choos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but also to maintain economic and social stability. Protec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multi-direction, inheritance and continuit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 of justice principle. Restraining the blind expansion of modern culture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protec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e should combine the expression of generalization and enumeration, and protect the types of culture that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protection catalogue. Law should change from embodying monocultural goal to embodying multiculturalism.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唐山市人民检察院;
【基金】:唐山市人民检察院课题“民生检察理论研究”(TJ 2012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05;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思远;;少数人的权利,要保护吗?[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6年01期
2 彼得·卡赞斯坦;刘伟华;;多元多维文明构成的世界[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龙;;现代化进程中藏区社会中间阶层对维护稳定的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陆德生;纪荣荣;;江泽民民主宪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翟继光;;论经济法的运行机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朱士群;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7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杨立华;政府能力和政府权力的新理解——一种产品分析的方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陶国宏;价值、路径与制度——当前中国政治发展浅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艳;;试论人民监督员制度及其发展[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深圳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机制研究课题组;葛明;黎军;;深圳市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机制研究报告[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2[C];2008年
3 叶富春;王呈旭;李伟;;和谐的社会秩序与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基础——关于中国特色发展路径的理性思考[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习裕军;宋国春;;社会生态视阈中的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对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向平;;缘分·功德·共同体——中国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魏红英;;深圳行政三分制改革中政治发展逻辑的解读[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8 闫建;;效能型政府建设刍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邓集文;;论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问责制改革的推进战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蔡潇彬;;加强政府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尚欢欢;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代价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季晓希;试论我国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何丹;从组织整合到社会整合[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君;租船提单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熊颖哲;政治思想的演变:欧文·克星斯托的右翼化和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学娟;;濒危语言与文化多样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4期
2 刘亚玫;傅华;;文化全球化:文化共融与发展的历史契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蓝叶欣;;英汉隐喻差异对比[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戴健;;“中法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高层论坛——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法兰西学院艺术院文化对话”在桂林举办[J];美术观察;2008年12期
5 马波;;文化多样性、发展权与知识产权[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徐稳;;文化多样性的道德解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杜丽萍;;从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来看中西文化差异[J];陕西教育(高教);2010年03期
8 娜仁图雅;;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求法律保护的紧迫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杨宴君;;从大理白族“绕三灵”看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J];大理文化;2005年03期
10 杜鹃;;选择及再造:基于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翻译[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萌萌;;论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以电视旅游节目为例分析[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序[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宇文利;;包容与城市文化多样性[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吴风玲;;“文化多样性、发展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研讨会资料专辑[C];2003年
5 徐建;;文化多样性及其生态考察[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房广顺;;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多样性问题[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何星亮;;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郭佩惠;;论文化多样性与和谐文化[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覃敬念;;喀斯特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建设初探——以贵州省荔波县生态文化建设为个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徐家林;;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由——兼论人文发展的文化观[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仲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N];人民日报;2002年
2 徐涟;中法论坛共商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丁子 杨少波;“富有创造性的DNA”[N];人民日报;2005年
4 余秋雨;全世界的新课本[N];解放日报;2010年
5 周济;中华文化多样性与科技进步[N];福建日报;2005年
6 杨骏;文化多样性 挑战全球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世界需要文化多样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孙燕;文化多样性能促进世界和谐[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 莫尼尔·布切纳吉;保护文化多样性需要合作[N];人民日报;2005年
10 武汉大学法学院 马冉;贸易与文化多样性的协调[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明涛;公民文化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徐家林;“人文发展”的维度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6年
3 张布和;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徐柯健;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多样性及发展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张晓辉;全球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文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陈至发;跨国战略联盟企业文化协同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姜秀敏;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史晨暄;世界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价标准的演变[D];清华大学;2008年
10 翟晶;边缘世界[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连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多样性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鲜;中国古代的“和”、“同”观与当代文化多样性问题[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芳;文化贸易自由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法律冲突与协调[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4 陈春常;欧盟一体化视域中的文化多样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古丽克孜·吾甫阿吉;文化多样性下的本土文化栏目《魅力喀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宝燕园;中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陈坤;文化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李静;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及其启示[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李国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伦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吴祠珍;美国职业指导文化取向的革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99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99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