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甘肃“对赌协议案”判决之评析——以法律方法的运用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6-15 02:30

  本文选题:对赌协议案 + 利益衡量 ; 参考:《法学论坛》2015年01期


【摘要】:疑难案件是各种法律方法尤其是非常规法律方法运用的主要场域。甘肃"对赌协议案"作为新型疑难案件,兼具事实定性困难和冲突型法律选择困难。对赌协议条款属新型无名合同条款,欲解决其定性难题须综合运用多种合同解释方法。该案中涉及的民间法与国家法、民间法与其他社会规范间的冲突是两种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法律冲突,其冲突的消解无法借助于效力识别方法,只能仰仗于利益衡量方法。运用利益衡量方法消解以上冲突的具体规则是:(1)合同等民间法优于国家法或其他社会规范的任意性规定;(2)国家法或其他社会规范的强行性规定优于合同等民间法;(3)合同等民间法的有效推定规则。正确并妥当地解释该案涉及的国家法和其他社会规范的相关强行性规定的含义是运用利益衡量方法消解以上冲突的前提和基础。
[Abstract]:Difficult cases are the main field of application of various legal methods, especially unconventional legal methods. As a new type of difficult case, Gansu's gambling agreement case has both the difficulty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acts and the difficulty of choosing conflict law. The gambling agreement clause is a new type of nameless contract clause. To solve its qualitative problem, a variety of contract interpretation methods must be used. The conflict between civil law and national law, the conflict between civil law and other social norms is a legal conflict between two different legal systems. The specific rule of using the method of interest measurement to resolve the above conflicts is: 1) the arbitrary provisions of contract and other social norms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state law or other social norms. (2) the compulsory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law or other social norms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ivil law such as contracts. Contract and other effective presumption rules of folk law. A correct and prop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relevant mandatory provisions of the national law and other social norms involved in the case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for resolving the above conflicts by means of the method of interest measuremen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5;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德强;郝红梅;;论法律方法的异化及其危害——兼析司法过程中司法资源的市场化配置[J];法律方法;2005年00期

2 陈金钊;;法律方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东春;胡桥;;法律方法的功能与成文法的命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法律方法》稿约[J];法律方法;2013年00期

5 陈金钊,吴丙新,焦宝乾,桑本谦;关于“法律方法与法治”的对话[J];法学;2003年05期

6 谢晖;法律方法:法律认知之根本[J];法学论坛;2003年01期

7 严存生;作为技术的法律方法[J];法学论坛;2003年01期

8 黄竹胜;法律方法与法学的实践回应能力[J];法学论坛;2003年01期

9 刘青峰;审判解释:法官最基本的法律方法[J];法学论坛;2003年01期

10 谢晖;;《法律方法》总序[J];法律方法;2003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万长松;;实现领导方式的法律化[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2 魏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的社会学思考[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国香;法律方法对司法裁判的影响[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周永坤;法律方法也是法[N];检察日报;2011年

3 邴志凯;法律方法[N];盘锦日报;2012年

4 葛洪义 陈年冰;法治之“重”与法律方法[N];法制日报;2003年

5 张帆;多重视角下的转型社会与法律方法[N];法制日报;2008年

6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 教授 谢晖;“小技”不修,“大道”不彰[N];检察日报;2010年

7 余剑;法律方法与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徐远峰 吴丹;能动司法视角下的法律适用[N];江苏法制报;2012年

9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邱 本;法律是有规律性的方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王乐群;从本案看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光宁;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个分析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涛;法律方法中的利益衡量[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盈;法治视野下的法律方法[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实践面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莲莲;开设法律方法课程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杨瑞;论法律方法在司法应用中重要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杨帆;论法律方法解决中国海域划界争端[D];厦门大学;2009年

7 冯清清;论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方法的两个维度[D];厦门大学;2014年

8 孙光宁;可接受性理论研究—走向开放的法律方法[D];山东大学;2007年

9 刘玲麟;钓鱼岛主权争端解决方法探析[D];广东商学院;2013年

10 孙家磊;法律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20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20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f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