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
本文选题:思维方式 + 培养与训练 ; 参考:《求实》2012年S2期
【摘要】:正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逻辑、原则与精神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总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必须知道的东西,而是告诉他们如何独立而富有成效地思考,如何成为富有效率的法律职业者。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是成为法律职业者的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
[Abstract]:Positive legal thinking mode refers to the thinking mode of observing,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logic, principle and spirit of law. The general purpose of legal thinking is not to tell students what they must know, but to tell them how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productively and to become an efficient legal profession. The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of legal thinking mod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for legal professionals.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4;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晋康;;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学教育的基础[J];财经科学;2008年10期
2 陆海岩;;对我国法律移植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杨德祥;;法律语言确定性与法律文化的发展[J];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06期
4 武建敏;;实践法学: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5 崔雪丽;;法律修辞(学)的特征[J];沈阳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武树臣 ,李贵连;重视法律文化学的研究[J];法学;1987年06期
7 胡平仁;过洋;;法社会学的民间立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王丽;;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与法律教育——由“法律诊所”教育手段生发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7年02期
9 郝铁川;用民法思维方式研究法理学[J];政治与法律;1995年04期
10 刘晓春;;全球与本土:法律教育的中国命题[J];21世纪商业评论;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亚佳;;依法执政若干问题探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2 贺志明;曹琳;;法律思维方式自觉培育的缺失及其调整[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3 刘蜜;;试析董必武法制思想的法律思维方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4 王洪;;法律推理与法律逻辑——兼评道义逻辑的冯·莱特系统和安德森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5 吴俊明;;法律思维的转型与法治建设[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芳;李娟;;法律生态化:生态文明下中国法制建设的路径选择[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龙;凌一琦;;论法学素质教育[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9 倪北海;;努力探索建立完善的刑事侦查逻辑学理论体系[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田荔枝;;论法律论辩表达[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钊;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的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熊小飞;“缺德”还需法来治[N];中山日报;2007年
3 张国强;女子一年多骗走17位亲友180多万元[N];法制日报;2007年
4 中共楚雄州委党校 马文兵;浅谈提高乡镇党委依法执政能力[N];楚雄日报(汉);2008年
5 检察官 方文;执法也应从国情出发[N];检察日报;2008年
6 蒋惠岭;指缝间漏掉了什么[N];法制日报;2007年
7 王拓;法学家PK法官[N];中国贸易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刘诗章;生意伙伴对簿公堂谁之错?[N];汕尾日报;2008年
9 武汉大学法学院 潘弘祥;现阶段如何弘扬法治精神[N];检察日报;2007年
10 张 胜;本案诉讼标的的“标准人”思维[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守夫;哲学视域中法的语言和思维层次[D];吉林大学;2006年
2 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沈仲衡;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文皎;思维方式与我国法理学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英文;法的形而上学批判[D];吉林大学;2006年
3 任广志;当代中国法治理念的变革及其思维方式的转换[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卜涛;从人性论看先秦儒法两家的法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薇;后现代法学述评[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高天文;清代成案制度与英国判例制度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晶;法律人的角色分析[D];湘潭大学;2008年
8 段宝忠;汉武帝时期法官初探[D];安徽大学;2007年
9 李丰;论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构[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李梦媛;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56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56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