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权力”理念——兼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体与法律
本文选题:权力 + 政体 ; 参考:《法学杂志》2012年02期
【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价值观与西方确实有着诸多的不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将"权力"视为治国工具,而西方先人一开始就对权力充满戒心。本文分析了孟德斯鸠、魁奈等西方启蒙思想家和梁启超等对古代中国政体的认识,并引申出一个问题,即如何定义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中西不同的权力理念源于对人性认识的差异。先秦儒家认为"人性善",对贤人始终寄予希望;先秦法家则认为"人性恶",主张利用"人性",加强君主的权力。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则坚持以法治限制人性,制约权力。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权是一个畏惧、荣誉、品德兼而有之的"混合政体",中国的"传统法"是"礼与法"的共同体。
[Abstract]: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ystem and valu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and that of the West. Chines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regards "power" as the tool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while the western forefathers were wa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Montesquieu, Quinay and other western enlightenment thinkers and Liang Qichao's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lity, and extend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define the nature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The different ideas of power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stem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Pre-Qin Confucian thought that "human nature is good" and always placed hope on the virtuous people, while the pre-Qin legalists thought "human nature is evil" and advocated using "human nature" to strengthen the monarch's power. Aristotle insisted on restricting human nature and restricting power by rule of law. The regime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was a mixture of fear, honor and morality, and the traditional law of China was a community of propriety and law.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FX016“中华法文明模式研究”的中期成果
【分类号】:D09;D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徐希军;角色冲突:胡适思想多歧性的一个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徐道彬;;徽州朴学成因的地域性解读——以戴震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徐道彬;;戴震“西学中源”思想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徐道彬;;论王念孙对戴震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广雅疏证》为例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彭玉平;;王国维、陈寅恪的中西文化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孙殿玲;;论美与过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彭传华;;“岂得以舜之所以事瞽瞍者事君乎?”——论王船山对孝的伦理政治化的批判[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程根荣;;桐城派形成原因六说[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方宁胜;;方宗诚方志思想初探[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岸本美绪;;从新思考中国“近世”史[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7 狭间直树;;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8 肖承罡;;万木草堂的道德教育模式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司洪昌;;晚清的学校和教育图景扫描——一位俄国人1907年的纪实[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苏启敏;;明清之际实学的课程知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6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宁;中国海关中的德国之声1861-1917[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曾香花;梁启超新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爱花;杨希闵诗史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玉娟;艾畅《诗义求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鹏;个人品德的建设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石鑫佳;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爱华;;孟德斯鸠关于中国的政治理论综述[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2 陈烁;段大丽;;权力败于关系——一张结婚证的故事[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3 戴雪丽;;自由是权力的权利——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解读[J];学理论;2011年01期
4 樊瑞平;;浅述隐性采访的合理与否[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王庆廷;;权利、义务、权力[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张文怡;;从权利、法、权力三者的关系谈我国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11期
7 胡水君;法律与正义的重新审视[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8 ;让权力走下“神坛”[J];人民之声;2003年12期
9 陈秀平;贾孔会;;古代权力制约理论及启示——从中西方权力制约理论来看[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10 陈建;;从人治到法治:理性反思后的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敖俊德;;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两个基本问题——写在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20周年之际[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张旭;;骨创伤病案缺陷与干预措施[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朱建明;杨眉;;地下空间规划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少良;;宋代的酒文化与宋人的饮酒词[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5 徐敬龙;;商鞅法家思想的产生与建构[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6 杜泓;;谈手术室护士健康和法律的自我保护[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赵金萍;;同性恋之伦理法律探析[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书明;;从草根视角看《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与完善[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9 吴书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得与失的实践拷量[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汪筱兰;徐青山;;强化环境管理实现环境公平的方法和手段——美国环境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海波;新“范进”与旧政体[N];中国经营报;2005年
2 刘序盾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在共和的国体下政体有待加强[N];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布公;地权与政体[N];南方周末;2003年
4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王绍光;超越“选主”[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胡鞍钢;建立国家廉政体系是有效防治腐败的新模式[N];新清华;2004年
6 记者 阎军;中国政体的特点是法制统一[N];法制日报;2001年
7 龚汝富;浅议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N];光明日报;2001年
8 周思源;真正的幽灵在哪里?[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程天权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本报记者 张微/采访整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孙艳敏;让腐败“高风险”“低回报”[N];检察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D];吉林大学;2004年
2 程德文;法律的商谈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海云;贡本与贡本措周[D];兰州大学;2009年
4 翁定军;冲突的策略[D];上海大学;2005年
5 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于斌;广播电视产业之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万怀;刑事法治的人道主义路径[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赵长峰;国际金融合作中的权力与利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尹洪娟;商业关系结束背景下的“关系”与权力的关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克明;法律与权力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朱晓华;体育行会权力及其行政法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张艳虹;打开潘多拉之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顾树卫;蒋介石个人权力的发展演变(1927.4.18-1949.12)[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宁;地域歧视的话语、权力与真相[D];吉林大学;2005年
6 刘军;中国刑事政策的现代化思考[D];山东大学;2005年
7 刘新刚;从福柯“权力/知识”观的视角看SSK[D];山东大学;2005年
8 徐蕊;故乡·历史·权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高笋元;大国权力角逐下的21世纪初安理会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文清;中国行政诉讼类型构建之可行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57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5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