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日本顾问与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建设——以寺尾亨、副岛义一的学术背景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06-23 19:12

  本文选题:日本顾问 + 南京临时政府 ; 参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摘要】:日本顾问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经日本进入中国的表现。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日本著名法学家寺尾亨、副岛义一接受邀请,前往南京,建陈临时政府的立法工作。然而二人所接受的法学思想并非当时日本官方流行的法政思想:国际法专家寺尾亨希望将其自波索纳德处承袭的民法思想在中国转化为实践;而宪法学专家副岛义一倾向于"法治主义",也希望在中国实践其法学主张。在担任南京临时政府顾问期间,寺尾亨与副岛义一的工作主要是针对《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之后的一系列法律文件提供法律意见,《临时约法》的最后制定,与二人的法学思想有关。此外,二人为临时政府的其他工作提供相关的法律意见。
[Abstract]:Japanese consultan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construction of Nanjing Provisional Government, which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entering China through Japan in modern time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njing Provisional Government, Japan's famous jurist Sisaiheng, Japan's deputy Ishiichi accepted the invitation to Nanj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im government of Chen's legislative work. However, the legal thought accepted by the two men was not the leg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that was popular in Japan at that time: the expert of international law, Monastery Weiheng, hoped to transform his civil law thought inherited from Posonard into practice in China; The deputy expert of constitutional law, Ishiichi, inclines to "rule by law" and hopes to practice his legal opinion in China. During his time as an adviser to the Nanjing Provisional Government, the work of Siwei Heng and the Deputy Island Yi was mainly to provide legal advice on a series of legal documents after the interim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outline, and the Provisional Treaty Law was finalized.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ir legal thought. In addition, the two provide relevant legal advice for the other work of the interim governmen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D929;K25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艳娟;;浅析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柳卫民;;南京临时政府警察教育立法——中国近代警察教育法的转型[J];科技风;2008年11期

3 李智;;南京临时政府的宪政体制及其实践[J];黑龙江史志;2009年02期

4 ;本期封面档案介绍[J];民国档案;1992年01期

5 郭剑波;南京临时政府"平和主义"外交述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孙妍;;纪念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宁举行 顾浩副主席到会并致词[J];江苏政协;2002年05期

7 杨敬;;南京临时政府北迁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8 李秀原;;简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权形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9 赵矢元;;论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10 龚春英;;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审判制度建设[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明华;;简析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的特点[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2 刘海燕;;南京临时政府立法述评[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3 邱远猷;;孙中山与中国法律近代化——以南京临时政府法制为中心[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4 宓汝成;;辛亥鼎革之际中国外债透析[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5 代鲁;;南京临时政府所谓汉冶萍借款的历史真象[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6 陈晓东;;从参政到在野——评同盟会对唐绍仪内阁的态度[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7 虞和平;;北伐战争之前的民生主义运动及其影响[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黄逸平;;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推动作用[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9 唐国俊;;《辛亥革命时期货币》简介[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10 赵矢元;;论“二次革命”与辛亥革命[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海芸;南京临时政府与“泗水华侨升旗案”[N];中国档案报;2011年

2 记者 王平;南京临时政府多份重要档案重见天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赵晓华;孙中山与“救灾义勇军”[N];北京日报;2008年

4 房列曙;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N];光明日报;2005年

5 黄美真;完整展现民国史风貌[N];人民日报;2006年

6 陈贤庆;建立民国,缔造共和[N];中山日报;2009年

7 张重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主共和制度名实难副原因浅析[N];驻马店日报;2007年

8 米德;从安庆街名说百年旗闻(下)[N];江淮时报;2005年

9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世佑;辛亥革命党人为什么不能始终掌握政权?[N];人民政协报;2001年

10 湖南省社科院 刘云波;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五个阶段[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瞿骏;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辉;民国国家仪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晓泉;北洋政府内国公债发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胡向东;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媛慧;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财政[D];河南大学;2004年

2 孔曼;论清末民初中国军事奖惩制度[D];河南大学;2006年

3 王学胜;民国时期行政公文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5年

4 田治勇;民国初期议会制度探析[D];山东大学;2006年

5 马良玉;民国时期政府官员群体述略[D];吉林大学;2006年

6 孙娇;民国初年中央和地方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王永霞;试论袁黎关系与民初政局[D];吉林大学;2007年

8 顾敏琪;辛亥革命前后的庄蕴宽[D];扬州大学;2007年

9 李俊领;中国近代国家祭祀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白淑敏;论北洋政府经济立法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58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58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c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