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关于法本质的哲学追问

发布时间:2018-06-27 19:04

  本文选题:自然法学 + 法律实践 ; 参考:《哲学研究》2012年12期


【摘要】:正法律观念和法律实践之间的矛盾是法哲学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此问题虽然历经无数哲人的殚精竭虑,但至今依然"没有任何人能够说服所有人"(Marina,p.305)。这里内在地包含着追问并把握与法律观念、法律实践密切相关的法本质这个重大的法哲学问题。根据法学研究对象,可以把关于法本质的哲学追问的途径归结为三种基本范式:(1)研究实证
[Abstract]: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egal concept and legal practice is the core question that legal philosophy must answer. Despite the efforts of countless philosophers, the problem is still "no one can convince everyone" (Marinap.305). There is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problem of law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law and the practice of law. According to the object of legal research, the approaches of philosophical inquiry about the nature of law can be reduced to three basic paradigms: (1) empiric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哲学系;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祛弱权视阈的生命伦理问题研究”(编号11BZX07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祛弱权:生命伦理学的人权基础研究”(编号09YJA720028) 中国博士后第5批特别资助项目“祛弱权视阈的生命伦理和法律研究”(编号2012T50698) 中国博士后第52批面上资助项目“生命伦理的前沿问题研究”(编号2012M521664)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人权视阈的应用伦理问题研究”(编号2011HQZZ01) 重庆市博士后研究人员一等特别资助项目“祛弱权视阈的现代生命哲学、生命伦理及法律问题研究”(编号渝xm201101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伏爱华;;“庄周梦蝶”的美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萧仕平;;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庄子人际关系思想试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赵卫国;;海德格尔视野中现代性的时间根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邓晓臻;;海德格尔的“此在”范畴——基于马克思文本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黄瑜;;黑格尔与海德格尔死亡观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刘在泉;;对存在者之存在的响应——论海德格尔诺曼底演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朱刚;;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精神与时间”之关系的解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钱雯;中西小说时空观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时进;刘晓华;王约;刘小玲;;基于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首次正式调查——2010上海卢市湾区公众科学素质调查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苏建;陈凡;;论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的历史嬗变[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孙斌;张艳芬;;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从詹明信文化理论出发的一个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5 陈立新;;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周丽昀;;博客生存与人的主体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张红岭;;《共产党宣言》与现代欧洲虚无主义[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卫国;;人道主义的悲剧与悲剧性的人道主义——理解海德格尔纳粹事件的悲剧境域[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2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伍振;突发性灾难事件下的科学传播机制探讨[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月莉;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于溟;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娟;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妹;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宽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鹏;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视野中的真理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可可;;论格老秀斯对私法体系的贡献*——兼论近代自然法学的方法与意义[J];中州学刊;2008年06期

2 黄竹胜;;法律理论的本体论诠释[J];社会科学家;2010年11期

3 Franco Buonsignori;薛军;;自然法学、法律实证主义和立宪主义——西方法文化中关于法的三个基本概念[J];中西法律传统;2002年00期

4 张斌峰;;法律逻辑研究对象新论[J];政法论丛;2008年05期

5 关明凯,李佰军;论建立统一的综合法学[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6 刘进;;关于法律“应然”与“实然”的法哲学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7 胡玉鸿;法学方法论中法律调整必须要有限度[J];东南学术;2005年05期

8 蒋传光;孙建伟;;法律确定性的司法探寻——一个法学方法论的视角[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7年00期

9 冀海虹;;司法过程中法学方法之解读——以价值分析法为核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舒国滢;;并非有一种值得期待的宣言——我们时代的法学为什么需要重视方法[J];现代法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论法律推理[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2 康巧茹;;探讨描述禁止类型法律规范命题内涵语义的方法[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彭丹云;;论模糊性语言在法律实践的运用[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万平;;协调性论证研究[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松峰;;法律逻辑的“真"——法律规范的真值问题探疑[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6 李连君;;从英国法律实践的角度看海事证据收集及分析(英文)[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7 林来梵;郑磊;;关于“法律学方法论”——为了一个概念的辩说[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洁珍;;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保护[A];宜春市发展民营经济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叶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法本质的契约论[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琳玲;;从董必武法律实践看其法律权威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寿明;也谈禁令与法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主讲人 广东省云浮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陈杨忠;如何正确适用法律[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冯健鹏;极度的精密在法律中应受非难[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冯健鹏;惯例是另外一种法律[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戴丽娟 秦法;同居8年老头去世 “继母”竟成“女保姆”[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王 旭;法律的隐性漏洞与目的论限缩[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王新宇;公民个体法律意识的形成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冯健鹏;法律一旦模糊不清人们陷入可怕奴役[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武汉大学法学院 蔡守秋;简论生态法学方法论[N];光明日报;2009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 王希龙 王涛;法学方法论之我见[N];益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宏霞;论权利推定[D];吉林大学;2008年

2 占茂华;自然法观念的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冀诚;试论所有制概念对中国私法制度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邓巍;德沃金法律阐释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李仪;清代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旭东;法律规范理论之重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东升;实证法学的反思及规范解读[D];山东大学;2006年

8 刘杨;法治的哲学之维—正当性观念的转变[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夏昊;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抵触之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孙伟;吴经熊法律实践研究(1917-1949)[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娣根;论凯尔森基础规范理论的内在逻辑[D];湖南大学;2007年

2 白雨;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路径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曾光成;法律与道德关系之辩[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见伟;论法律规范的有效性[D];河南大学;2010年

5 刘晓朋;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法律支持[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曲娜;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法律观及其法治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楚红梅;论凯尔森法律规范理论[D];山东大学;2007年

8 齐建慧;道德与法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曾莉;哈特法律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正金;法律效力的来源[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74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74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2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