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证的推论规则
[Abstract]:The corollary rules of legal argumentation establish logical guidance for argumentation thinking.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proof of legal assertion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norms, so as to promote the specific reasonable intention as the reference and even normative elements of decision-making elements. Argumentative dialogue aims directly at the expression itself, and the logical thinking of the argumentative subject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rule and mechanism behind the expression. The nullity of legal argumentation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argument or on the power of argumentation based on a particular position. The inference of inevitability generally exists i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reason which proves the conclusion. It is helpful for the theorists to identify,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inference model, its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梦醒;;法律论证的规范性融贯研究[J];法学论坛;2014年06期
2 张晓光;;法律论证的逻辑取向[J];政法论丛;2008年03期
3 熊明辉;;论法律逻辑中的推论规则[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王洪;;法的不确定性与可推导性[J];政法论丛;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芳;;近年国内法律逻辑研究述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2 黄伟明;;论刑罚本位立场之倡导[J];法治研究;2013年02期
3 王樾;;法律论证视角下的无罪推定原则[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年01期
4 盛泽虎;;司法三段论的困境与重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S1期
5 李云霈;;语言模糊性对法的不确定性影响[J];边缘法学论坛;2013年02期
6 王业坤;;浅谈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的方法问题——以“法学和语用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参照[J];研究生法学;2013年05期
7 刘远;;面向司法的刑法学建构探析[J];法学;2014年10期
8 焦宝乾;;简论我国法律方法论课程设置的几个问题[J];法律方法;2013年02期
9 庾晋鹏;;从法律推理到法律论证——法律逻辑内涵的逐渐丰富[J];经济师;2012年11期
10 焦宝乾;陈金钊;;回应实践能力的彰显——2008年度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晓光;;法律逻辑与法庭科学学科群[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光宁;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个分析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2 朱国平;法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刘方荣;基于多学科视域的案件事实认定逻辑结构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春丽;试论法律应用中推理的可废止性[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优悠;论经验法则及其在事实认定中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红;唯物辩证法视野下法律论证证立标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倩;论裁决证成之方法(进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5 谢贤龙;法律不确定性的法理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黄旭;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解释与证据推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7 王媛;诉讼论证评估[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方流芳;罗伊判例:关于司法和政治分界的争辩——堕胎和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的司法解释[J];比较法研究;1998年01期
2 蔡琳;;融贯论的可能性与限度——作为追求法官论证合理性的适当态度和方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侯学勇;;融贯性论证的整体性面向[J];政法论丛;2009年02期
4 王洪;;法律逻辑研究的主要趋向[J];哲学动态;2009年03期
5 Ch.佩雷尔曼;许毅力;;逻辑学与修辞学[J];哲学译丛;198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敬华;;法律论证的效能:排除专断而非达成共识[J];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06期
2 黄金华;;法律论证的层次论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宾凯;;社会系统论对法律论证的二阶观察[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张美玲;;法律论证评价所体现的批判性精神[J];晋中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王晓;;论法律论证的立场:宽容的司法克制主义[J];法学论坛;2013年02期
6 汤晓江;;法律论证思维与司法中的法律论证运行机制研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3期
7 徐梦醒;;法律论证与裁判智慧[J];政法论丛;2013年04期
8 梁庆寅;魏斌;;法律论证适用的人工智能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雷磊;;文化与法律论证[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01期
10 施俊文;;我国判决文书的法律论证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晓彬;;浅谈法律论证[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2 潘文爵;;法律为什么要论证——试论法律论证的可能[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Douglas N.Walton;唐凌云;;非形式逻辑方法和法律论证[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熊明辉;;法律论证及其评价[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建萍;;疑难案件中的法律论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继成;;法律论证的四个基本前提[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熊明辉;;从法律论证到诉讼论证——谈谈法律论证逻辑研究对象的转变[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晓;王s,
本文编号:2155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55382.html